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与血清钠离子的关系

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九届组稿会暨第二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an9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脑钠素及血清钠离子的变化,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寻求更有效的指标。 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据梗死面积将其分为大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小面积梗死组,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发病48 h内的血浆脑钠素,并采血检测血钠水平,分析患者血浆脑钠素与血清钠离子的关系。 结果:①大面积梗死组血浆脑钠素显著高于中面积梗死组、小面积梗死组及对照组(549.58±108.08 vs.430.72±78.54、549.58±108.08 vs.328.01±68.56、549.58±108.08 vs.92.51±20.30 P<0.001);中面积梗死组血浆脑钠素高于小面积梗死组及对照组(430.72±78.54 vs.328.01±68.56、430.72±78.54 vs.92.51±20.30 P<0.05):小面积梗死组血浆脑钠素高于对照组(328.01±68.56 vs.92.51±20.30 P<0.05)。②大面积梗死组的血钠浓度低于中I面积梗死组、小面积梗死组及对照组(132.63±2.57 vs.137.12±0.73、132.63±2.57 vs.138.31±0.85、132.63±2.57 vs.139.04±0.62 P<0.05),中面积梗死组与小面积梗死组及对照组血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大面积梗死组内低钠血症组血浆脑钠素高于正常血钠组(587.04±110.16 vs.463.92±89.31 P<0.01);④大面积梗死组血浆脑钠素浓度与血清钠离子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45,P<0.01)。 结论:①脑钠素与脑组织损伤有关;②脑钠素水平与梗死面积有关;③大面积梗死组急性期血浆脑钠素浓度与血钠水平呈负相关,可作为反映梗死病情轻重的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冠脉再通术作为一项经典的治疗方法挽救了无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然而,无论是冠脉介入、溶栓或是自发再通都伴有再灌注带来的心肌损伤加重或致死性心律失常,大大削弱了再通的意义。本实验旨在在大鼠心肌I/RI模型上研究内皮素-1( Endothelin-1, ET-1)在心肌I/R不同阶段的规律,为临床及时诊断、治疗心肌I/RI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目的:研究补体C5a受体与P38-MAPK在脓毒性休克情况下诱导心肌损伤的作用关系。方法:采用盲肠结扎剪切法构建早期脓毒性休克大鼠动物模型,实验地点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实验室。3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和模型组24只(12 h组12只,24 h组12只)。12 h时间组于术后第12 h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水平,12 h后麻醉处死大鼠,
目的:研究FloTrac/VigileoTM持续监测心输出量(CO)的临床可靠性。方法:选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心源性休克患者96例为治疗组,同期收治的非休克无心功能不全患者95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应用FloTrac/VigileoTM持续监测心脏指数(CI)及每搏量指数(SVI)的差异,并对心源性休克患者CI、SVI与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平均动脉压(MAP)、尿量(UO)、中心静
目的:检测蝮蛇伤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6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0例蝮蛇伤患者为实验组,实验组按照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重型、危重型;根据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标准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根据抗蝮蛇毒血清干预的时间不同,分为干预前组、干预后6 h组、干预后24 h组;所有患者都于人院后未做任何处理前和注射抗蝮蛇毒血清后6 h、24 h三个时相点采血收集标本,
目的:对全血胆碱酯酶测定和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在临床上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价值进行比较。客观评价两者在AOPP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AOPP80例,将病人随机分成A组血清ChE测定法40例,B组全血ChE测定法40例。患者治疗后出院指标,A组为临床症状消失,血清胆碱酯在正常范围的70%以上出院。B组为临床症状消失,全血胆碱酯酶活力70%以上出院。评价酶学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费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探讨sICAM-1和P-选择素在脑梗死形成和脑损伤过程中的作用,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测定两项目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4例脑梗死患者和35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对两组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和可溶性P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年11月建立的主动脉夹层急诊绿色通道的运作模式和主动脉夹层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前后,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在主动脉夹层绿色通道建立之前,我们接诊的492例患者,误诊漏诊75例,死亡36例,平均确诊时间24 h,平均候床住院时间45 h,引发医疗纠纷6起。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建立绿色通道建立之后接诊的152例患者,漏诊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急诊手术围术期死亡率较高,死亡原因主要与与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所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密切相关。如何采取有效手段早期预测严重感染程度,做到早期预防,必将进一步降低其死亡率。本文回顾性分析某院2000年7月至2009年12月两个阶段124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急诊手术患者,对其围术期10项临床指标进行病情评估,用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指导。进一步探讨分析患者的病情评估得分与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提出
目的:探讨显微镜直视下用硬膜外导管套针灸针直接插入法吻合泪小管的方法和经验体会。方法:搜集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急诊35例泪小管断裂患者,在显微镜直视下寻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将硬膜外导管剪成大约7~8 cm长,用钝头针灸针做管芯插入硬膜外导管,再将其圆钝头插入泪小管鼻侧断端并向内送入,触及鼻侧骨壁后,顺鼻泪管向下继续置管,直至进入鼻腔下鼻道。取出针灸针,猪尾钩自下泪小点将硬膜外导管从颞侧泪小管断端拉出,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心电图(冠脉内心电图)在PCI术中早期识别心肌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入选86例接受择期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通过冠脉内导丝记录患者PCI术前、术后冠脉远端心电图。测定基础水平、术后8 h以及24 h的CTnI,术后cTnI上升超过正常上限考虑存在心肌损伤。并对患者术中、术后心脏事件进行随访。结果:入选86例冠心病患者接受PCI治疗。术中30例(35%)表现有意义的IcECG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