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山塘校本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来源 :第六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2009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充分借助苏州市“山塘街区历史文化”课程基地建设的有利契机,以历史、地理、艺术教研组的全体教师为主要成员,在校内外有志传承苏州地方历史文化的志愿者、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带领广大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自主建设。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以期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
其他文献
2011年11月初,由江西省教研室承办的全国课程学术小型高端会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课程领导力研究"在井冈山举行.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繁重的课业负担对他们的身体状况与人格心理可能造成的风险,主要不是来自于书包的物理形制与符号标识,而是一种关于文本与知识的储存技术与方式。不难想象:在大数据时代与广阔无边的“云课程”背景下,学生的书包难逃被电子化的命运,一块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细小芯片,所装载的知识容
在很多研究看来,作为课程改革的DNA,核心素养是整个学校课程的灵魂,统整着学校课程规划和建设的各个要素."处理好学生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更好的将其二者结合,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才能发挥其作用,所以,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尤为重要."可见,核心素养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当然依据,也是深化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托.而且,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渠道,是彰显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正因为
让教育教学焕发出思想的活力,展现思考的魅力,促使学习者形成追求教育变革智慧的意向性,引导其形成以哲学方式自觉思考教育变革问题的态度和意识,方能真正实现教育哲学对人们教育意识的启蒙.教育不仅是学问也是学养,不仅是成事之学、成人之学,也是成己之学,在成己中成人、成事,在成事、成人中成己,这种双向建构、内外兼修也要成为教育的文化自觉.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简称"纲要")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十六年过去,综合实践活动在收获丰富经验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的困扰.课程落实形式化,课程意义削弱化,课程内容狭窄化,课程方法单一化,课程评估不配套等现象,阻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发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实践性课程的标志课程,在深化课程改革的召唤下,更应积极的反思与创新,肩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但如何将核心素养从一套理论框架或者育人目标体系,落实与推行到具体的教育、社会活动中去,进而真正实现其育人功能与价值,仍然是教育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从各国或地区推进面向21世纪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来看,建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教学方式变革,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评价,是从整体上推动核心素养有效落实的重要途径。而评价改革又是其中关键,是
我国界定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这是符合世界潮流的,也是我国课程发展的必然诉求."核心素养"的界定是学校教育从"知识传递"转向"知识建构"的信号,标志着我国学校的课程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十多年的主题教学实践经验为课程整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主题教学“整合”多方课程资源的特点和方法,有助于学校整体课
自从我国实施三级制课程管理之后,校本课程的开发早已成为课程改革的助推器.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当前和未来所需人才结构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那种原有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课程发展需求.因此,为了推动灵活多样的校本课程开发,实现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则势在必行.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
借力核心素养,顺应学生发展,重构"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实践性要求的班级特色育人课程,这其中有很多的深层问题、具体问题、特殊问题需要去探索与实践.本文以重构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班本课程"为例,谈谈思考与实践.基于“核心素养”目标,“班本课程”以班级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大局,微观落实。只有个体充分发展、最大程度“实现自我”的教育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自我,推动社会发展。着力本班
常说一句话: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21世纪的中国,正处在一个不断加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知识的裂变、技术的更新、观念的转变、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正在引发着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而能适应这种快速变革甚至推动变革本身的人才是世纪所求之才.这样的未来人才的培养就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大挑战,也是时代给教育指明的大方向. 对于学校而言,新常态下的教育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素
"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是穿透百年、洗净铅华的苏州教育梦,是每位苏州教师的共同价值追求.苏州市草桥中学著名校友叶圣陶先生围绕"教育为人生"的宗旨提出的"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等至理名言至今依然有着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为了能让这种精神传递、让这些种子在现实的土壤中熠熠生辉,苏州市草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