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理清民国武化运动滥觞、兴起、勃兴、深入的基本脉络,拓宽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视域;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为中国当前及未来发展提供精神资源。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文本解读与诠释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有关民国武化运动言论、报刊及研究文献等进行搜集、整理;在对文本全面解读的过程中观照民国武化运动产生、发展的具体语境;结合诠释学方法对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进行提炼、分析及当代价值的重构。研究结果:1民国武化运动之滥觞:新武化主义"新武化主义"主要是对五四运动中学生暴力等负面情状的描写和反思。它折射了时人一种激进而矛盾的心态——历经多年来不武致辱、落后挨打的社会境遇,武化的倾向终于在文化群落里孕育而出,这使新兴知识阶层大受鼓舞的同时看到了社会革命的希望;但个体意识的觉醒和理性程度的提高,又引发了人们对学生运动和社会革命负面效应的批判诘问。正是在这种激进狂热与冷静省思并存的社会文化心态中,"武化"话题逐渐进入社会各界人士的视野。2民国武化运动之萌芽:军阀之改造水深火热的社会现实使人们迫切希望改造军阀问题。1922年《努力周报》上发表的《武化运动》一文,正式提出了武化运动"造成平民式的新军队"的目标和"造成平民式的新军队"的实现途径,武化运动的雏形初见。但此时针对"武化"问题的讨论并未引起社会过多关注。根本原因是其仅将目光转向了军人阶级,从本质上属于对武人的改造运动,而非整体国民的武化启蒙运动。3民国武化运动之勃兴:全民武装化醒狮派如曾琦、余家菊、李璜等人对学校军事教育、全民武装的论述为民国武化运动的勃兴奠定了思想舆论基础;1925年的五卅惨案,是武化运动勃兴的导火索,英日列强的野蛮行径打破了欧战结束后国人对文治的憧憬,使沉浸于战后和平幻想中的国人幡然醒悟,武化运动的讨论范围扩大。4民国武化运动之深入:武术救国论丘汉兴《新武化运动发端》一文提出"铲除中国萎靡怯懦、死气沉沉的病根,强身健神,救国保种"的"武化救国"目标,以及"发展军事教育""注重各种运动""复兴中国武术""改革中国服饰""实行国民武装""奖励武侠精壮之士""提倡壮烈的文学"等七个方面举措的提出,是知识界首次对武化运动进行的系统介绍,标志着武化运动的成熟与深化,同时开启了围绕武术与武化、武术与救国关系的论述。此后"武术救国"思想的出现。研究结论:1.民国武化运动是社会内忧外患与民族主义情绪碰撞的产物,以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开始,以批判柔性文化、提倡理性尚武为主题,内在地蕴含了"体质上精武,精神上尚武"的武化精神。2.武化运动中文化精英对武术的提倡,极大地推动了武术的社会化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武术纳入学校教育轨道并出现由边缘向主流靠拢的趋向。经过新武化运动的号召和多方努力,武术逐渐步入学校体育课程中心,并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成为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学校教育开始成为武术传播、宣扬的主要阵地。(2)新武化运动对"武化救国"的多重论述为武术社会地位的提振起到推波助澜之效,使武术的社会价值得到确认,为武术经由难等大雅之堂的"末技之流"上升为"国术"奠定舆论基础。(3)在新武化运动的宣传和号召以及武术上升为"国术"的影响下,知识分子、文化精英开始投身武术教育和学术研究、创办武术社团,使民国成为继明清之后又一个武术盛世。3.当前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这意味着中国不仅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威胁。只有继续发挥新武化运动"精武之体质,尚武之精神"的武化精神,将提升国民体质和凝聚民族精神双管齐下,才能打造"光明磊落"的国民、文化和社会风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