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适应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组网高密度发射需求,CZ-3A系列运载火箭氧箱冷氦增压系统取消压调器,更换为电磁阀、孔板组合.本项目应用等效换热的设计思想,采用"热氮+冷氦"模式设计了地面试验的加温换热器,解决了地面试验与箭上一致的冷氦加温器模拟问题;应用"低温排放阀门+孔板"与手动球阀并联组合控制方式,解决了地面试验中模拟箭上液氧真实工况下输送问题;应用"低温气动截止阀+孔板"组合设置,采用箱压负反馈控制
【机 构】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01所,北京10007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适应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组网高密度发射需求,CZ-3A系列运载火箭氧箱冷氦增压系统取消压调器,更换为电磁阀、孔板组合.本项目应用等效换热的设计思想,采用"热氮+冷氦"模式设计了地面试验的加温换热器,解决了地面试验与箭上一致的冷氦加温器模拟问题;应用"低温排放阀门+孔板"与手动球阀并联组合控制方式,解决了地面试验中模拟箭上液氧真实工况下输送问题;应用"低温气动截止阀+孔板"组合设置,采用箱压负反馈控制原理,解决了箭上液氧贮箱安溢活门工作特性的模拟问题;制定了试验安全防范措施,保证了该项试验的安全完成.采取技术措施顺利完成了冷氦冗余增压系统的研制和三套产品的验收,为保证北斗二代导航卫星系统组网及其他卫星发射任务的顺利实施做出了贡献.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等效电路分析方法研究了双电子注折叠波导的色散特性.首先是对两种不同的电子注通道等效模型进行了比较,并与CST微波工作室(MWS)软件仿真得到的色散曲线进行了对比.对于工作在太赫兹波段的双电子注折叠波导,本文将等效电路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改进,使得等效电路分析能够精确描述其色散特性.
针对毫米波和太赫兹器件对于大电流密度阴极的要求,利用常规工艺制备了含Sc2O3和SrO的浸渍钡钨阴极.电子发射测试结果表明,该阴极具有优异的电子发射性能,在1100℃的发射电流密度达到280Mcm2并且具有较低的蒸发速率2.53×10-8g/cm3s.值得一提的是,该阴极在低温区域(600~800℃)也具有电子发射能力,具体的发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阴极表面成分和形貌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型的阴
采用丝网印刷法制备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并进行磁场辅助热处理,研究磁场辅助处理碳纳米管阴极的场发射性能.未进行磁场处理的场发射阴极的开启场强较大,为1.50V/μm,场增强因子β较小,约为5256;磁场处理过的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的开启场强约为0.86V/μm,场增强因子约为12901.实验结果表明,磁场辅助热处理可以改善碳纳米管在阴极表面的直立分布形态,有利于提高碳纳米管阴极的场发射性能.
采用水热法在ITO玻璃基底上制备了氧化钡纳米棒,以此作为场致电子发射的冷阴极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测试分析,揭示其表面形态和晶体结构.同时将阴极与印刷有荧光粉的阳极板组装成二极管场致发射结构,进行场致发射特性实验.该二极管结构的开启场强为0.9V/μm,阈值场强为3.49V/μm;并且具有稳定、均匀的电流发射效果.实验表明,氧化钡纳米棒
介绍S波段4腔强流长脉冲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RKA)的总体设计、束流调制及微波提取等方面的模拟设计结果,重点分析和阐述了长脉冲强流相对论电子束(IREB)调制和微波输出中的杂频振荡和脉冲缩短问题的现象、产生根源和抑制措施,通过采用高阶及参差模式设置的谐振腔、加载阻挡吸收介质和优化调节电子束参数等措施,使杂频振荡和脉冲缩短问题得到了明显减轻.采用900kV、7kA、100ns的环行电子束、经过优化调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聚苯乙烯泡沫(EPS)成形加工技术,基于切削理论,运用数控技术和快速成形技术实现EPS模样的快速成形加工.并将此方法加工出的EPS模样与三维CAD模型做了精度对比实验.该成形方法具有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等优点,适合单件、小批量、形状复杂模样的加工.该加工方法为消失模白模的制作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有利于消失模铸造技术的推广.
利用无模铸型技术对铸件新产品开发,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产品样件,从而对产品进行快速评价、修改及功能试验,使零部件的研发速度有较大提升,为新产品开发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对三类典型无模铸型制造技术原理及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并介绍了其在铸件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情况.
本文在阐述了数字化无模铸造精密成形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开发需求,研究了拖拉机动力输出壳体采用数字化无模铸造快速成形中所涉及到的关键问题,解决了空心壳体类零件的分模与加工工艺.采用数字化无模铸造精密成形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拖拉机动力输出壳体的开发时间和费用,并能获得精度高、成形率高的铸件.通过该应用案例,实现了数字化无模铸造精密成形技术在农机领域的应用,拓宽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
铸型模块数控加工完成后,要与消失模模块进行组装、合型操作,其组装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浇注零件的质量.为了能取得质量更好的铸件,本文对组装结构形式和模块组装操作的关键点进行了建模研究,并进行了关键零部件的浇注试验.对于铸件关键局部位置采用铸型自适应方案,根据不同的结构进行分块设计,选用不同造型材料来制造铸型.而在浇冒系统采用加工好的泡沫材料预埋砂型中,快速构建出浇冒系统,提高了铸件的加工效率.
为了掌握不同条件下磷化膜耐蚀时间变化趋势,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磷化膜耐蚀时间建立了AR模型,根据该模型对其耐蚀时间能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并把预测值与实验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可根据该模型预测磷化膜耐蚀时间,平均误差为3.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