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如何理解新常态与经济增速的下行?如何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如何看待“东北沦陷”?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政府官员为官不为、无所作为;二是归结为产业结构的重工业化和经济结构的国有化、市场和体制环境不佳、激励机制不完善、金融支持弱以及由此导致的创新不足;三是认为外需不足和投资拉动减弱所致;四是认为体制机制问题导致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尚未建立。
【机 构】
: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理解新常态与经济增速的下行?如何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如何看待“东北沦陷”?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政府官员为官不为、无所作为;二是归结为产业结构的重工业化和经济结构的国有化、市场和体制环境不佳、激励机制不完善、金融支持弱以及由此导致的创新不足;三是认为外需不足和投资拉动减弱所致;四是认为体制机制问题导致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尚未建立。
其他文献
21 世纪是人类挑战海洋的新世纪,世界各国陆续开展了海洋经济拉力赛,中国也不例外。青岛市是我国海洋发展试点城市,在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海洋资源、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初步形成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框架的条件下,在海洋渔业、港口建设及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多方面均取得了优良成果。
电子政务发展的研究视角已由以政府为中心转向以公众为中心,这意味着,提升政府电子政务回应性(速度和质量),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然而作为最为贴近公众的政府组织,基层政府在其电子政务回应性建设方面却具有着显著的区域差异,探索这些区域差异背后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政策意义。
从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从国际化企业数目到国际化投资额,营业额都大幅增长,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也获得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是什么因素促使了中国企业的快速国际化进程?
本文测度了1978—2010 年中国稀土产业集聚的E‐G 指数,将我国稀土产业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运用GIS 软件绘制出不同阶段内稀土企业的地理分布图,发现1994 年之前,我国稀土企业呈现向资源富集的内蒙古地区和技术领先的长三角地区集聚的趋势,但集聚水平较低;1995—2004 年,新成立的稀土企业呈现分散的分布特点;2005 年之后,稀土企业回归到集聚分布于内蒙古和长三角地区的状态,且集聚水
中国的国土开发进入到一个需要关注国土风景质量的时代。国土风景质量的改善取决于在国土开发中有效地纳入区域性景观遗产保护策略。报告将结合案例介绍区域景观遗产保护策略的主要内容。从景观遗产保护的视角对中国当前的国家公园建设及美丽乡村建设提出思考。
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即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两小区域性城市群即滇中、黔中城市群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随着长江经济带有着越来越明确的定位和规划,这五个城市群的空间布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都有着优化的必要和可能。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各种城市群空间布局理论特别是区域协同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这五个城市群的多中心集群发展与不同的区域多中心联动协作发展模式;并利用2000
提升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湖北”的重要内容,而区域投资环境是创新的土壤,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进行区域投资环境创新。该文运用因子分析、熵值法和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区域投资环境创新与区域创新能力二者关系进行研究,测度了区域投资环境创新对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而对湖北省12 个主要城市的区域投资环境创新绩效进行评价。
利用2008‐2013 年长江中游城市群面板数据,从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入手,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实证检验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空间—产业城镇化的空间自相关性及系统之间的时空耦合特征。
以高校毕业生为载体的人力资本跨区域流动并不仅仅受到流出区与流入区两个区域相关因素的简单推拉作用。由于以下原因,区域因素对流量的影响机制变得十分复杂。首先,区域并不独立。由于就业信息的扩散、高校邻近受益以及各区域政府人才吸引政策存在博弈等,高校毕业生的跨区域就业流动存在空间相关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得到明显提升,但老龄化日益严重、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本文从人口老龄化和服务业发展分布方面进行研究,将两者都分为两个层次:省‐城市,试图探讨两者在两个层次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最后对两者共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两者是否存在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