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亚临床脑梗死(subclinical brain infarcts,SBI)的危险因素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特别是在小动脉损害方面。本研究旨在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与MRI梗死灶的相关性,使之成为亚临床脑梗塞的预测因素之一。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16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观察组)和8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视网膜中央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频谱及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作颅脑扫描。测量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最大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of diastolic velocity,EDV)、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RI)。MRI阅片统计分布在额叶、顶叶、枕叶、腔隙、小脑、脑干、基底神经节皮层及皮层下的,直径小于1.5cm的梗死灶。结果观察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减低,阻力增高。梗死灶主要分布在额叶、顶叶及基底神经节。观察组梗死灶较对照组明显增多(<0.001)。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脑梗死灶明显增多,同时视网膜中央动脉流速减低,阻力增高。讨论:近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高于欧美国家4-5倍,甚至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脑血管疾病中,尤以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造成的健康损害最严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据有关文献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脑卒中人群的75-80%,脑小动脉硬化是主要病因之一。临床对这类早期脑缺血人群缺乏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的常规技术方法。据研究:视网膜循环系统与脑实质循环系统有着相同的解剖生理特征,且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起始外径为0.57±0.12mm,相当于大脑中动脉的次级分支内径,因此本研究假设视网膜中央动脉与大脑前、中、后动脉的次级分支同步受损,通过超声非侵入方法直接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缺血改变,并与MRI所发现的脑梗死灶相关,推断脑实质小动脉也存在缺血改变,从而早期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并为之提供早期干预依据。研究证实,脑卒中高危人群脑梗死灶较对照组增多,分布在皮层下额叶、顶叶、枕叶、腔隙、小脑、脑干、基底神经节,病灶为缺血性病灶,部分钙化。检测其血流频谱峰值速度减低,阻力增高,二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说明视网膜中央动脉与脑实质小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且脑实质小动脉受损更严重,己发生缺血性改变。证实视网膜中央动脉与脑实质小动脉同步受损,受损程度小于脑实质小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在预测脑实质小动脉受损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