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下调强放疗对宫颈癌的近期误差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30例,分别对患者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纠正后以及治疗后对患者的CT图像,每周一次,获得患者的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纠正后以及治疗后X(左右)、Y(腹背)、Z(头脚)轴方向偏移误差,计算出患者摆位误差值下靶区的分布。
【出 处】
:
2016放射肿瘤治疗技术学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下调强放疗对宫颈癌的近期误差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30例,分别对患者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纠正后以及治疗后对患者的CT图像,每周一次,获得患者的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纠正后以及治疗后X(左右)、Y(腹背)、Z(头脚)轴方向偏移误差,计算出患者摆位误差值下靶区的分布。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术后短期疗效.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行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病人共9例,分别对其术前1周、术后1个月(开机)、6个月、12个月进行定期随访.通过对其采用统一的帕金森病量表(主要包括Hoehn-Yahr(H-Y)分级、运动功能量表(UPDRS-Ⅲ)、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
患儿女,12岁2个月,因“排便困难12年,颈部肿块2年”入院.患儿自12年前出生后即出现排便困难,胎粪排出情况不详,自主排便情况很少,皆需要通过开塞露或者灌肠排出大便,如无外力帮助,可10余天无大便排出,偶有失禁,大便性质尚可.无反复腹痛、呕吐.7年前曾在外院行肠道活检,活检未提示巨结肠,具体报告未见.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颈部出现肿块,初为右侧,家长未予关注.近两年以来,肿物逐渐增大,左侧也开始出现
Objective: To summary our experiences of stereotactic biopsy for the diagnosis of the intracranial lesion in patients with AIDS.Methods: 7 AIDS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lesion underwent stereotactic
目的:经颅磁刺激(TMS)是一种无创的大脑刺激工具,可用于神经和精神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脑功能研究,近年来,TMS与脑电图(EEG)、近红外成像技术(fNIRS)的融合成为研究大脑功能和大脑活动的重要工具.在TMS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点是如何精确地把握刺激部位,目前研究中多采用光学定位导航系统,通过与磁共振/CT等影像学结合,实现了TMS的可视化.但是现有导航系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给出大脑各位置的
背景与目的:脑深部电刺激(DBS)已被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异常等疾病的治疗,而治疗电极放置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手术的疗效.立体定向手术中采用微电极记录(MER)定位已有多年的历史,也被广泛应用于DBS术中脑深部核团的定位,但也有学者认为不用MER而采用核磁共振影像直接定位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风险.本文对我科在DBS手术中采用微电极定位与术中MRI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二者在DBS术中的
背景:冻结步态是帕金森病患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冻结步态问卷能很好得从帕金森病患者中甄别出冻结步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冻结步态问卷的中文翻译版并评价其有效性(效度和信度)。方法:采用直译结合意译的方法将英文版冻结步态问卷翻译为中文版。对收治的30名中国帕金森病患者的冻结步态问卷评估来检验其结构效度。并对这30名患者行运动障碍协会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MDS-UPDRS)、H-Y分级(th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疗.方法:本组自本组自2008年10月-2015年10月共收治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52例.发作形式:单纯部分性发作17例,单纯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20例,复杂部分性发作38例,复杂部分继发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18例,其中偏转性发作34例;18例发作时伴有自动症,其中与病变一致12例,占(66.7%),双下肢过度运动性自动症12例;均系统治疗2年以上效果差
目的:探讨婴儿痉挛症儿童癫痫手术前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与正常儿童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11名诊断为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婴儿痉挛症儿童癫痫手术前的病历资料及功能磁共振数据.将这些患者的磁共振数据与35名年龄及性别均匹配健康儿童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儿童之间在脑功能局部一致性方面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婴儿痉挛症组11例,平均年龄33.91 ±9.09
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疼痛综合征,发病率高,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对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的交互作用的基础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详述了神经胶质细胞的活化增生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可能机制,并系统总结了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具有痛觉调制作用的神经趋化因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NPP过程中的作用。总之,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