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类-环境系统(Human-environment system)是以人为中心的,由人类与其生存环境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系统(陈静生等,2001; Turner等,2003)。人类-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性主要指无论社会经济和自然如何变化,该系统所具有的、能够长期而稳定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从而维持和改善人类福祉的综合能力(Turner,2003; Wu,2013;邬建国等,2014)。改革开放以来,在
【机 构】
:
北京师范大学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环境系统(Human-environment system)是以人为中心的,由人类与其生存环境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系统(陈静生等,2001; Turner等,2003)。人类-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性主要指无论社会经济和自然如何变化,该系统所具有的、能够长期而稳定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从而维持和改善人类福祉的综合能力(Turner,2003; Wu,2013;邬建国等,2014)。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持续增加的背景下,中国人类-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性正面临着挑战。如何全面地评估中国人类-环境系统可持续性已成为当前可持续性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
其他文献
世界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承担着对公众科普教育的重要功能。但目前国内不少世界遗产地,仅仅把这个金字招牌当作提高名气、招徕游客的手段,而忽视了自已应当承担的科学普及、国民素质教育等社会责任。一些遗产地甚至将旅游产业的经济功能和旅游事业的社会责任对立起来,认为国民素质教育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反而会增加运营成本,因而缺乏开展科普教育的动力。同时,学术界在探讨遗产旅游的文化、教育功能时,很少考虑其经济
黑龙江省两大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耕地质量较低、中低产田比重大,黑土层变薄、土壤污染、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粮食继续增产稳产的最大隐患,亟需以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为契机,构建黑龙江省两大平原耕地资源质量提升与持续利用新机制,从而把两大平原建成国家商品粮基地核心区、绿色食品生产样板区、高效生态农业先行区和统筹城乡发展先导区奠定坚实的基
河口潮汐沼泽湿地作为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河流与潮汐独特的水文条件对土壤有机碳(SOC)循环转化具有重要的影响,而有机碳活性组分作为有机碳中易矿化、迁移转化快,且活性较高的部分也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河口潮汐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SOC)及其活性组分沿水文梯度分布特征,以闽江口鳝鱼滩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 Lam.var.brevifolius B
风能参数计算关系到风电的经济性和开发价值,目前的风能参数计算大都基于长时间序列的地面气象站点的实测数据来进行的。这种计算方式在陆地风能资源开发与评估中使用较合理,计算结果精度高。而在近海风能资源开发与评估中,因地面气象站点在近海区域数量较少以及观测数据受陆地下垫面的影响较大,进而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随着卫星遥感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卫星遥感数据的观测在全球陆地和海域均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在
石油资源利用包括从原油中提炼汽柴油、重油、润滑油等成品油,生产乙烯、丙烯等基础石化原料,并继而合成各种石化中间体、合纤单体和聚合物,进一步生产各种合成材料的过程,以石化产业为其主要载体。石油资源的利用依赖于一定的区域发展条件,由于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技术经济水平、经营管理能力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各区域的石油资源利用水平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石油资源利用又将通过一定的产业间投入产出关系,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日趋严峻。经多年反复论证,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12月正式批准立项。南水北调作为一项生态环境工程,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华北和西北可持续发展最基础的条件,也是保护和改善这些地区生态环境的最基本措施。南水北调工程则有效地解决了北方地区缺水的问题,可以有效解决当地因气候等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的问题,有益于北方地区补回地下水,保护了
民族文化依托于一定的生态系统环境孕育而生,又与其所依托的生态系统环境相互影响。民族文化的变迁虽然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成,但变迁后的民族文化又会改变该民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利用方式。内蒙古鄂托克旗作为蒙古民族原始传统文化保留比较完整的地方,自古以来游牧民族繁衍生息,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游牧文化、草原文化,经历了从狩猎到游牧、从游牧到定居、从单一畜牧业到多种经营等几次显著的文化选择过程。该区域民族文化与自然
甲烷是全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甲烷的单分子增温潜势是CO2的25倍,全球大气甲甲烷浓度的微量变化将引起气候的深刻变化,因而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但关于甲烷产生和氧化对外源物质输入的响应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系统性的研究河口湿地沉积物甲烷甲烷产生与氧化对外源物质输入的响应,对其环境保护以及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闽江河口鳝鱼滩半咸水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湿地沉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量少,潜在蒸发量大,因此地下水补给是长期以来广泛争论的科学问题。另外,干旱区包气带通常较厚,由于巨厚包气带的缓冲作用,使得现今植被-土壤-大气的动态,很少与深部包气带或者更深的地下水相平衡,这种时间尺度可以从几十年到上万年。所以按照当前的地表平衡关系来评价整个地下水系统,则是一种误导。我国黄土高原包气带厚度可达30-80 m,是研究半干旱、巨厚包气带地区地下水补给与演化理
本文沿艾比湖湖滨周长80 km范围,每隔20 km,在距湖岸8km的范围,设置博河、鸟岛、鸭子湾、东大桥、奎屯河5样地;在距湖滨鸟岛站处每隔5km、10km、15km、20km设置样地4个,于2012年5月和10月分别对样地乔木、灌木和草本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艾比湖湿地在所发现的植物中,禾本科有4个种,灌木有6个种,草本有61个种.样地上分布的草本植物比较丰富.(2)根据重要值计算,5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