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从事体力的劳动越来越少,加强人们体育锻炼是现代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社区体育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 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积极发展社区体育。为了促进社区体育的开展,1997年11月,当时的国家体委以主任令的形式,颁布了《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评选审定办法》,这一系列的政策出台,说明了我国政府对社区体育的重视。如何使我国社区体育良好的发展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通过选定三个镇的社区进行实地的调查和分析,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东莞市社区居民体育行为特征进一步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发达的东莞市,社区居民体育休闲健身意识较强,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人口比例高达96.3%,其中体育人口达到43.8%,可以看出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13年来,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经济发达了,社区居民生活富裕了,人们正常生活的吃、穿、住、行等得到满足后,在生活之余就有精神、身体锻炼等方面的需求,参与体育活动和欣赏体育比赛的人群在增加;同时人们生活的快节奏,工作压力大,促进更多的人们通过体育锻炼来休闲健身、愉悦心情、促进交流等。 在公共体育设施网络日益完善的同时,全民健身的组织管理网络也日益科学、健全的东莞市,看到政府关心民生为全民健身做出的贡献,更深得民心,得到居民的好评。 东莞市社区体育活动参与的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男性比女性两倍还多。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与女性的家务繁重、喜静的天性有直接的联系;另外,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有许多的人际交往,而男性较女性更善于通过体育活动进行交流。 东莞市经济发达,但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还比较低。主要原因是我们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的经济总体来说还不够富裕,社会保障还不够完善、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居民的子女教育、住房等问题还有较多的后顾之忧。因此,还不能有较多的体育消费支出。 为了深入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建议如下: 积极扶持和进一步完善街道办事处社区体育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借助各种宣传形式,积极开展社区体育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广大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逐步树立“终身体育”观念,让体育活动真正地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开发适应居民消费水平的休闲健身与康复市场,倡导家庭及个人为体育健身投资和消费。把体育场地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努力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配置城市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进一步改善社区体育设施的现状。在开展活动项目的选择上,一方面继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优势;另一方面加大对新型体育项目的开发和学习,力争把东莞市的社区体育活动打造成集多样化、层次性、继承性和发展性为一体的群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