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陕甘宁地区“烟亩税”负担问题研究(1912-1937)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c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建立至抗战这一时期,陕甘宁农村地区的“烟亩税”负担极其沉重,成为一个突出而又带有地域特点的社会问题。以往学术界关于民国时期“烟亩税”负担问题的研究大多是整体性研究,而区域研究相对不足,即使在区域研究中,也很少关注西北地区。因此,本课题研究在深化对陕甘宁地区近代经济社会史的方面具有一定学术研究价值,同时,对解决当前西部地区的“三农”问题具有一定经验借鉴和历史启示。本文从社会史的角度运用了历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如历史文献分析法分析了陕甘宁地区的某些财政厅报告、公文、档案以及当时的西北考察日记、新闻报道等;基于大量图表数据对“烟亩税”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法,以及对田赋与“烟亩税”作比较分析;文章还引入了社会学中关于贫困化的理论和标准以及经济学中恩格尔定律的概念。在内容方面,一是对陕甘宁地区鸦片种植的自然环境、种植情况、销售及吸食等方面进行分析,凸显了陕甘宁地域环境与“烟亩税”征收的关系。二是从介绍“烟亩税”征收的政策、数额、用途及方式四方面基本情况,进一步总结了“烟亩税”征收的五大特点,即“烟亩税”占农民税收支出比例大、占政府财政收入比重高、还与高利贷相结合、被各级官吏中饱私囊以及土豪劣绅往往把“烟亩税”转嫁到农民头上等,本章最后综合分析农民“烟亩税”负担沉重的原因:首先,“烟亩税”是军阀筹集军费的主要来源;其次,“烟亩税”是政府机构行政费用的主要来源。三是探讨了“烟亩税”负担对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民的绝对贫困。四是南京国民政府的“两年禁毒、六年禁烟”计划,促使“烟亩税”渐减至最后消除,陕甘宁三省政府推动经济效益好的“改良棉”来替代鸦片,有力地推动了禁毒禁烟计划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陕甘宁地区农民“烟亩税”负担,但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局限性,这些政策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大打折扣。
其他文献
陕西地处西北,是西北五省的核心地带。土匪问题在陕西地区由来已久,对陕西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1949年12月,解放战争在陕西全境取
通过将氧化钙-硫铝酸钙(CA)膨胀剂与MgO膨胀剂复配获得了一种多膨胀源膨胀剂,并试验研究了掺该膨胀剂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限制膨胀率及自由体积变形性能。结果表明:掺入该
粮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特别是在抗战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粮食问题不仅影响到军民生计,还对战争起到了相当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国防和民生资源。全
张德彝一生中八次出洋,从同文馆学生成长为驻英公使,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晚清外交史。早年的几次出洋,打通了张德彝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他有幸亲历了晚清几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对西
仪式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个古老而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一直是人类学、民族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它们通常作为一个社会或族群生存状态与生存逻辑的凝聚点而存在,是个体
对尺寸为300mm×300mm×300mm的立方体混凝土试件进行4种应变速率(10^-5、10^-4、5×10^-4、10^-3)和5种侧压(0、2MPa、4MPa、6MPa、8MPa)下的劈拉试验,对比分析
通过PCR技术,从苦瓜总DNA中扩增出编码MAP30成熟蛋白的基因,经测序鉴定后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成带有N端6His-tag的融合表达载体.表达载体用CaCl2介导的化学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