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一部分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N6-腺苷甲基化m6A甲基化调节因子在急性心肌梗死(AMI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中的作用机制分析目的探索AMI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分子机制和重要相关基因作用模块。方法通过GEO数据库,下载AMI患者GSE59867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在R Bioconductor中鲁棒多阵列平均对原始数据进行量化归一化,删去特异功能未知的基因的表达值。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N6-腺苷甲基化m6A甲基化调节因子在急性心肌梗死(AMI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中的作用机制分析目的探索AMI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分子机制和重要相关基因作用模块。方法通过GEO数据库,下载AMI患者GSE59867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在R Bioconductor中鲁棒多阵列平均对原始数据进行量化归一化,删去特异功能未知的基因的表达值。对AMI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样本,分析m6A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情况,基因表达差异的P<0.05作为截止标准。然后运用STRING对差异基因DEG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进行分析,利用Cytoscape中MCODE程序包PPI网络中紧密连接的模块区域进行检测,构建了以差异基因为基础的PPI(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并识别中枢基因和相关模块,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具有差异性,筛选具有表达意义的样本。结果GSE59867数据集分析的了111例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在4个时间点的样本和46名对照组患者品,我们发现FTO,HNRNPA2B1,KIAA1429,METTL16,WTAP,YTHDC2,YTHDF3,ZC3H13,RBM15,RBM15B,ALKBH5和YTHDF1对AMI可能起到相关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发现AMI的发病进展过程中潜在生物标记物发挥了作用,其调节因子的表达上调或下调改变具有差异性,对AMI诊断、治疗和预后可能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二部分对m6A相关调节因子的临床实验验证目的收集AMI患者的血液样本,通过q RT-PCR方法检测,分析m6A调节因子表达情况是否与GEO数据集分析结果一致。探索AMI潜在的生物标记物。方法收集患者血液40例作为研究对象和健康体检静脉血液40例,对AMI与健康人群之间的YTHDC2、METTL16和RBM15三个表达显著的m6A调节因子分析验证,使用q RT-PCR方法检测表达变化水平,为AMI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奠定基础。结果通过q RT-PCR实验验证,结果显示YTHDC2、METTL16和RBM15在AMI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液样本分析中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节情况与GEO数据集分析结果一致。结论m6A的三种RNA调节因子YTHDC2、METTL16和RBM15可能与AMI的发展有关,仍需进行更深入的调控网络研究。
其他文献
背景及研究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病变在肝小叶与遗传、代谢、环境密切相关的应激性肝损伤,多以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质蓄积、炎症、凋亡、进展性肝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NAFLD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疾病其疾病进展呈动态性,由最初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进展为非酒精性脂
目的:探讨结石患者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回顾分析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11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肾结石28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816例)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术前基本情况,术前及术后相关指标,结石变量利用SHA.LIN评分划分。将43例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患者纳入实验组,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
背景及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是指除外饮酒因素或其他有明确肝损伤因素的炎性脂肪肝病,它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NASH具有肝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及炎症损伤的特点,可伴有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可进展成肝癌甚至肝衰竭。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改变,NASH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NASH早期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由于确诊方式(病理活检)
背景: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群中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尚缺乏有效的早期针对治疗,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积极探索,寻找针对性治疗靶点有重要意义。骨关节炎主要病变特点是关节软骨的进行性丢失、退行性变化、滑膜产生炎性反应和软骨下骨变化等。而滑膜炎症在骨关节炎早期即出现,且可产生与软骨组织破坏相关的炎性细胞因子,因此滑膜
背景与目的:关节腔注射给药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延缓OA进展的一种十分有效的策略。然而,一方面,小分子药物易于被关节周围的毛细血管以及淋巴系统快速清除,使其药效无法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许多具有抗炎效果的单体药物,因其水溶性差,使其药效亦大打折扣。纳米尺寸的粒子可以在关节腔中滞留较长的时间,同时纳米粒子易于被修饰,经过修饰后能够靶向到特定部位,可以避免治疗过程中的脱靶
目的:研究显示SphK1调控EMT在结直肠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SphK1调控EMT的机制尚未阐明。CLCA1是第一个被发现的钙激活的氯离子通道调节蛋白(calcium-activated chloride channel regulator,CLCA)家族成员,参与上皮细胞膜的氯离子传导及调控肿瘤发生和转移、细胞粘附、凋亡等各种生物学过程。最近研究发现CLCA1参与调控EMT过程。本研究旨在
目的:探讨miRNA-145及其潜在靶基因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Sustained Ca2+/calmodulin dependent kinase-II,CaMK-Ⅱ)在人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or 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前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
目的:探讨KIF23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和KIF23对TNB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KIF23 m RNA在正常乳腺细胞(MCF-10A)和TNBC细胞(MDA-MB-231、MDA-MB-468、MDA-MB-436)中的表达。选取KIF23表达量最高的细胞作为后续研究对象,将其分为si-KIF23组、阴性对照组(NC组)和空
目的在癌症中,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肺癌依照组织学分类,肺癌可分为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比达到85%。在NSCLC中又分为肺鳞状细胞癌癌和肺腺癌,肺鳞状细胞癌是NSCLC的一种常见亚型,肺鳞状细胞癌由于起病隐匿
1.目的和意义截至2020年,肝癌是全球第三大致死性的癌症,其中肝细胞癌最为常见,由于肝癌对于化疗耐药性的发生发展,加上固有的细胞干性的增加,肝细胞癌(HCC)的预后极差。因此,找到肝细胞癌的治疗靶点,对肝癌的治疗和预后管理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长非编码RNA(lnc RNA)是肿瘤细胞干细胞和化疗敏感度的关键调节器,观察非编码RNA对HCC细胞干性以及耐药的影响,可以有益于揭示非编码RNA在HCC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