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英语学科来说,如何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一直以来,阅读教学都占据着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而它又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阅读课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值得提出,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之间相互促进。具体为:文本解读是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有效的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水平。然而,在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仍停留在词汇和语法等具体语言知识学习层面,缺乏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而展开的对语篇的深层次分析。因此,笔者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对高中英语教师的文本解读现状进行了研究,以期帮助教师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和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本研究以阅读理解层次理论,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州四十中的20名英语教师和184名高一、高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目的是了解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了验证问卷调查和访谈中的问题,笔者深入高一和高二年级的英语阅读课进行观察。根据调查数据和观察结果,本研究发现了基于文本解读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对阅读教学目的的认识不足、文本解读的维度不够全面、缺乏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接着,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教师和学生文本解读的自身因素,包括教师的文本解读意识、自身文本解读能力、前期背景知识、教育理念和进行文本解读的意愿,学生对阅读课的兴趣、个体认知水平的差异、原有的知识储备等。对此,本研究在理论上提出了解决策略,建议教师树立文本解读意识、提高理解能力、丰富背景知识、转变教育观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以及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阅读过程和解读角度、引导学生丰富自身的知识面。最后,笔者以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为例,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对文本进行分析,为教师提供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文本解读的案例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