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电影界与文化界一般按照导演的“代际”谱系,将中国当代电影创作相应的划分为六代。其中第五代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第六代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后,二者几乎同时到达各自艺术创作的高峰,但二者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本文从五个方面对第五代、第六代加以比较,以总结其各自的艺术特色,并进而分析其深层原因。第一部分——主导形态的显著差异。将第五代、第六代的主导形态分别概括为“影像造型美学”和“纪实美学”。这一主导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其影像造型手段、手法的不同决定的。第五代导演主要是借助富有象征意味的影像造型和强烈的视听刺激手段,突出强调影片的形式感和视觉效果,使影片具有明显的“戏剧电影”特点。而第六代导演则坚定地追求纪实的美学风格,“自觉”把握和运用长镜头、空镜头等艺术手法,重视对特定历史环境的描绘,以实现对现实世界尽可能真实的呈现,使影片具有鲜明的“原生态”特色,呈现出“纪录电影”的特点。第二部分——主体视角的明显不同。第五代用“群体性”视角自觉的反思历史,因此其作品具有明显的启蒙色彩。第六代在主体视角的选择上呈现明显的“私语化”特色,并借助回忆的手法,“冷眼旁观”现实世界。主体视角的不同,决定了两代人对待历史的态度的不同,但影片反映出来的两代导演对于自己的定位却是异常相同,即都将自己定位为知识分子精英。而这一定位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士大夫”阶层及其根深蒂固的思想认识。这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具有先天的启蒙意识,但又因其脱离普通民众,使得这种“启蒙”与“救赎”成为一种“自上而下”、“悲天悯人”的形式化姿态,而不具有意义。第三部分——题材选择的不同侧重: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鲜明对照。第五代导演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国民众所经历过的苦难有着一种特殊的“热爱”。在关于历史与民族的“宏大叙事”的背后,是第五代电影人对于民族、国家和历史一种带有“寓言性”的书写。这种书写,超然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寄托了他们的艰涩的寓意和复杂情感。而第六代电影人则立足自己生活的现实世界,或是表达青春理想,或是表现对“边缘人”的关注,将所有视线局促在自身与现实环境之内。由于选材的过于狭隘,五、六代导演的艺术创作无法从现实的“此岸”顺畅的到达历史的“彼岸”,作品深度因之减弱。第四部分——表现技法的运用各有千秋。第五代追求高强度的视听刺激和精雕细琢、寓意深刻的细部刻画,第六代则借助长镜头、空镜头集中表现生活的“原生态”;第五代延续传统戏剧中的表现手法较多,第六代则借鉴西方现代艺术作品的创作理念、手法较多。这种表现技法的不同侧重,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成长环境、所受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第五部分——诸多差异背后的文化内因。第五代、第六代在艺术风格诸多层面上的不同,其深层原因在于时代变革带来的文化基因的传承与流变。两代导演所经历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不同,变革的社会对二者造成的影响也不同,这决定了他们的作品呈现出群体性与个体性、崇高与凡庸、完整叙事与碎片式叙事的鲜明对立。虽然两代作品的整体艺术风格有着较大差异,但两代导演在不断的艺术探索中,其作品也均带有对方的某些艺术特色。这一现象,集中表现在第六代导演创作中对启蒙思想和第五代导演创作对后现代风格的初步尝试等方面。结论:同为中国本土电影人的第五代第六代,虽然在总体风格上表现为悖离与承继的关系,但在深层文化思想内涵上,却呈现出惊人的一致。第五、六代电影人的“士大夫”意识决定了其艺术作品的文化基础是“精英文化”,而这一定位上的偏差,使得电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作为大众艺术被广泛接受的电影艺术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