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融资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金融市场上推出的一种新型筹资方式,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为大型工程项目建设筹集资金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手段,在国际上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我国于80年代中期首次引进项目融资,随着我国基础设施项目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大,项目融资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解决我国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资金和技术缺乏的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项目融资也有它的不足之处,由于项目融资时间长、规模大、参与方多、结构复杂,导致融资风险极大,因而项目融资要求从前期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始到项目的谈判、签约、建设施工直至运营,实行全过程的监督和严格的风险管理。但是在我国,项目融资起步较晚,很多东西还处在探索阶段,加之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普遍对项目融资中的风险认识不足,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往往把风险管理狭义地理解为风险控制或是风险处理。因此,了解我国项目融资的风险,构建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分析我国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现存问题以及如果解决这些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构建我国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以及如何改善我国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现状等问题。全文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在参考国外成熟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宏观政策环境,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市场环境等),对中国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对项目融资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目标和整体结构。 第二章—项目融资风险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思路。指出了构建我国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技术要求高、考虑因素多、政策性强的复杂系统工程。在介绍项目融资以及风险管理基本概念及特征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特点,提出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及后评价三者有机统一体作为我国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这一章是全文研究的基础。 第三章—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系统模型。在第二章提出的我国项目融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