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问题日益引起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宏观经济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指标,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不仅能够衡量我国对外竞争力和人民币的整体汇率水平,更是货币当局当前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和微观决策的理论基础。而目前并不存在一个可信度较高的,尤其是高频发布的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作为一个无法实际观察的理论变量,虽然其编制的基本原理很简单,但是由于统计造成的数据差异、样本货币国宏观经济及汇率的异常变动等原因给有效汇率的具体编制过程带来诸多问题。
本文对有效汇率编制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详尽地阐述。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最终分别选择14种货币和5货币两种货币篮子,以双边加权的权重计算方法,共编制出CNEER-14指数和CNEER-5指数两组高频名义有效汇率“链式”指数,以期全面反映人民币的整体汇率水平和面临的市场压力。在有效汇率编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对数据做了大量的调整,对计算方法的取舍详细论证和比较,力图计算出最接近“真实水平”的名义有效汇率。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根据有效汇率的数据库分析了汇改后CNEER-14指数和CNEER-5指数的行为,认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同时成果的保持又面临着较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