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认知语法为理论框架,针对《大卫·科波菲尔》这部经典小说在董秋斯和张谷若的翻译过程中的意象构建和翻译策略的差异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主要基于兰盖克和雷可夫的认知语法理论,强调概念结构在语言分析中的重要性,任何概念结构的诠释包括内容的识解方式以及意象反映都具有认知动因,其都以人类自身的体验为基础,进而产生对客观世界的解读。
认知语法具有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即象似性,投射与背景理论和百科性,其充分解释了语法的非独立性和语法意义的概念性特征。由此角度出发,本文在数据收集及数据分析基础上对比分析《大卫·科波菲尔》的翻译实践,探讨其异同及成因。以认知语法理论框架为依托和指导,对《大卫·科波菲尔》译本的语言表征即声韵,词汇,句法生成和运用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涉及意义和概念化所导致的翻译差异。从认知概念的经验基础、本质在译本表达式的映射来深入剖析翻译过程中认知机制的参与和协同。关于象似性理论本文中主要运用数量象似性和顺序象似性原则。研究名词,动词形容词重叠及拟声词应用在《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实用语义和句法功能,诠释概念上量的增加和某些语义限制问题。运用认知语法中的百科性原则,对两个译本中的名词,介词和抽象词汇翻译现象进行了探讨,证实了词汇翻译在构建中,认知的语义协同。运用认知语法中的投射与背景理论讨论和解读句法过程中被动语态和现在分词的实用语篇功能。翻译文本的差别是识解操作的结果,是动态的,开放的,将翻译至于认知的层面能够全面具体的寻求意象构建和概念化的根本原因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原语与目的语的认知对等。
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例证的结合,本文提出了以下论点:翻译中的对等应建立在认知层面上,而不仅仅是语言层面上;翻译应以传达原文所刻画的概念化情景(包括概念内容及其意象结构)为原则,而非单纯地传达原文中的客观内容;
用认知语法的眼光来探讨董秋斯和张谷若的《大卫·科波菲尔》汉译本在音韵,词汇,句法等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化,采用象似性,投射和背景以及百科性的认知语言学模式来描述《大卫·科波菲尔》汉译的意象重构,聚焦认知在翻译活动的指导地位,从而进一步论证认知语法在译本比较研究中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进而对典籍汉译问题做出探讨和研究。认知语法概念的引入和应用也必将对翻译经验和技巧搜集、整理和吸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有助于从事翻译的译者全面了解和掌握翻译实用科学方法,而且对译学学科建设作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