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债券市场中市场分割现象较为严重,且呈现银行间市场为主,交易所市场被边缘化的局面,基于此背景上交所推出了固定收益证券电子平台。该平台引入了做市商制度,形成了两层次的市场结构,对不同债券品种采用不品的结算方式,在交易机制、市场结构及结算机制方面均实现了新的突破,对债券市场的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平台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在市场结构方面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为了考察这两个市场的运行状况,本文对这两个市场的市场质量进行一个比较。看下固定收益平台在这方面有没有比较突出的地方,是否会成为未来我国债券交易的一个重要场所。本文是在市场微观结构的理论背景下进行分析的,首先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微观结构演变历程进行一个梳理,让我们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然后从市场参与者、交易产品、交易规模、结算托管和交易机制等角度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固定收益平台的微观结构进行描述,使我们对这两个市场在微观结构方面的差异有所了解。文中重点比较了当前债券市场微观结构下这两个市场的市场质量表现状况,依据市场质量的评价标准,分别从流动性、波动性、有效性三个角度来衡量,由于这两个市场都引入做市商制度,而这一制度设计与市场质量关系密切,考察做市商与市场有效性显得更有现实意义,因而在有效性方面,文中重点考察了做市商报价对债券价格的引导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从总体上来看,固定收益平台的流动性要好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平台的一级交易商机制更加完善,有利于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从波动性的计量结果看,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国债现货交易不如固定收益平台活跃,固定收益平台的功能与效率要更强一些。从两个市场的做市商制度与市场有效性的状况来看,做市商报价对债券价格的引导作用都比较明显,固定收益平台做市商的效率相对来说比较高。总的来说,固定收益平台的市场质量要好于银行间债券市场,这与它的两层次市场结构有关,显示出固定收益平台交易机制方面的创新是成功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仍然滞后,市场质量的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的结论提出一些提高我国债券市场质量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