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农村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也不断壮大。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存在相当普遍的低效甚至是负效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令人堪忧。本文即是在对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现状,分析造成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低效或有时候“负效”的原因,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探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有效学习的基本策略。全文分为五部分(包括导论和主体部分):导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是对“农村留守儿童”、“有效学习”和“教学策略”的概念界定,其中包括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的特点、有效学习的标准和特征、有效学习的发生条件的梳理。本文中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被留置在原籍所在农村的6至16周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儿童。有效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并产生成功体验,实现理智与情感统一的过程。教学策略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的需要,而采取的引起、维持、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或教学活动方式。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的特点主要有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学校教育不到位和自我教育能力欠缺,在生活上的特点主要为亲情饥渴和社会环境不良。有效学习的判断标准包括明确学习任务、发挥学生自主性、会学,也就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成功体验和树立自尊自信满足情感需要,培养良好情意品质五方面。有效学习的特征是:自主性、建构性和目标性。有效学习的发生条件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内部条件就是学生的学习准备和积极的认知加工活动。学习的外部条件,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第二章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现状的调查。从学习成绩、学习动机(目的)、学习态度(认知)、学习管理、学习支持五个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学习问题具体有: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成绩一般;农村留守儿童的内在学习动机不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两极分化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不良;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缺乏支持;农村留守儿童的知识价值观出现偏离。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亲子间的沟通互动欠缺;监护人监管不力;家庭亲情缺失,情感饥渴;学习自信心不足;父母榜样力量削弱;学校教育方式不当;人生观出现偏移。第三章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有效学习的因素分析。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结合部分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态度和看法,重点分析了目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有效学习的因素,从学习者自身因素、教师和师生关系三方面展开阐释。学习者自身因素包括态度因素、动力因素、情绪因素、方法与策略因素以及管理因素。教师因素包括价值引导、教学指导、学习师范、教学组织及学习反馈。师生关系重点是通过发展师生间良好的感情关系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现代师生关系。第四章是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有效学习的基本教学策略分析。为了帮助农村留守学生提高其学习学有效性,针对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六个方面探讨了具体的教师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目标的精细化设置策略、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组织策略、教学方法的差异化选择策略、教学形式的个性化安排策略、教学管理的人性化介入策略和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反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