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农村生育率转变模式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农村生育率转变模式是一个既十分重要又非常庞大的研究课题。地处鱼米之乡的江苏省苏州地区,历史上商品经济发达。1970年代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一地区以其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苏南模式”引起中外瞩目。伴随着经济起飞和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口出生率也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由1970年的25.8‰迅速下降到1989年的14.52‰,总和生育率始终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苏州地区生育率转变的显著成就是在时至1989年农村人口尚占75.45%的背景下取得的,这意味着苏州地区1970年代以来生育率转变主要发生在广大农村地区,苏州地区生育率转变代表着一种农村生育率转变模式。  由于苏州地区生育率转变的机制与发达国家不同,缺乏对此问题全面深入的研究,一些学者因不了解苏州农村生育率转变的独特模式而简单地套用西方生育率转变模式和生育率转变理论来解释苏州农村生育率的迅速转变,从而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当生育率转率进展顺利时,一味强调计划生育工作的作用,忽视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发展,而当生育率转变进程受阻时,又一味强调社会经济条件落后这一客观存在。  因此,考察苏州农村地区农村生育率转变的进程,总结其成功经验,不仅对苏州地区人口发展的现状有清楚的认识,而且对苏州地区今后完善生育政策及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低生育率下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共分6章。  第一章是导论。本章对本文研究的国际、国内背景、研究意义、前人研究成果、研究计划,研究方法以及生育率转变的衡量指标及界定作了简单交待。  第二章是生育率转变理论再思。本章对在我国广为流传并已不同程度上应用于实际的西方主要生育率转变理论进行了研究,揭示这些理论对苏州农村生育率转变研究的借鉴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分析思路。  第三章是苏州农村生育率转变进程。本章以人口普查、生育率抽样调查和有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在对中国农村生育率转变进程和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资料对苏州农村生育率转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各自在农村生育率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程度,机制进行了探索。论文认为,苏州农村生育率转变机制的内涵是以城乡一体化为背景,以乡村集体经济发展为依托,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契机,坚持多样化宣传,全方位优质服务和严密的人口计划管理,通过调节就业、分配、福利等经济环节、引导农民向少生优生转变。  第四章是现阶段苏州农村生育率变动态势。本章在描述1990年代以来苏州农村生育率的变动态势的基础上,探讨了苏州农村超低生育率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并分析了超低生育率社会经济后果。苏州农村超低生育率的形成原因是:苏州市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超出全国的平均水平;以集体经济为主导,乡镇工业为支柱的充分就业模式己基本改变了苏州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强大的集体经济实力成为实行社会保障的后盾;计划生育政策逐渐被群众所接受与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  第五章是苏州农村生育率转变模式。本章对苏州农村生育率转变模式进行了概括,并对苏州农村生育率未来变动态势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特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并举是苏州农村生育率转变模式的必然选择;在持续低生育率条件下,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苏州农村生育率转变的目标选择;为此必须调整相关政策,包括生育政策、替代迁移、推迟退休年龄和增加入力资本存量。  第六章是结语。本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就论文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作了说明。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日趋加快,大量农地被国家征用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已成为必然。然而,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失地农民的各
本文通过访谈和参与观察,以米尔斯提出的“中产阶级地位恐慌”的理论视角,对一群在南中国从事低层白领工作的内地青年进行了研究。研究着重强调他们与家乡的联系,从中分析国家与
学位
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民工潮”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持久的、意义深远的社会现象,激发了学者们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兴趣,也产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作者对
学位
自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不断地发展,政工人员在不断推动国有经济的大力发展,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国有经济政工人员在工作中的生命线。政治思想教育是建立在经济不断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做好英语作业非常重要。因为英语作业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拓展与延伸,是培养孩子们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最佳办法。如何为小
近些年来,基层政府内部人员的多种“身份”现象日益突出,造成在同样的岗位、做同样的工作,但工资待遇和职业晋升却完全不同的情况在基层政府普遍发生。本文以上海市F镇政府为
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养老问题的研究已经逐步从物质层面转移至精神层面,退休老人重新适应社会成为了老年群体健康养老、积极养老的必要课题,但是老年群体其本身存在很大的异质性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随着当前全球城市化进程的继续和加速,到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57706万,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43.9%。城市的发展对于我国有着越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