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益气活血方治疗肝硬化中度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疗效,客观的评价健脾益气活血方治疗肝硬化中度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有效性,降低肝硬化中度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的出血风险因素,为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一级预防提供一种新方法。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随机对照试验,收集2018年04月到2019年01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普萘洛尔片,治疗组给予健脾益气活血方,疗程为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彩超下门静脉主干直径及流速、肝脏储备功能的变化。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整理。
结果:
1、一般基线资料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肝硬化病因、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方面比较,结果均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评定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有效率为41.67%。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治疗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治疗组治疗后有11例由中度减轻至轻度,2例进展为重度,对照组有4例由中度减轻至轻度,6例进展为重度,按照食管静脉曲张分级治疗标准可得治疗组有效率为30.56%,对照组有效率为11.11%,两组治疗后食管静脉曲张改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44)。
4、两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主干直径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小幅度更大,治疗后两组患者门静脉主干直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
5、两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主干血流速较治疗前有增加,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加幅度更大,治疗后两组患者门静脉主干血流速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6、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肝脏储备功能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肝脏储备功能未见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1、健脾益气活血方可以改善肝硬化中度食管胃静脉曲张脾虚血瘀证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其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肝脏储备功能,降低肝硬化中度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出血风险因素。
2、健脾益气活血方可以降低中度食管静脉曲张分级,从而提高肝硬化中度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随机对照试验,收集2018年04月到2019年01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普萘洛尔片,治疗组给予健脾益气活血方,疗程为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彩超下门静脉主干直径及流速、肝脏储备功能的变化。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整理。
结果:
1、一般基线资料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肝硬化病因、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方面比较,结果均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评定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有效率为41.67%。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治疗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治疗组治疗后有11例由中度减轻至轻度,2例进展为重度,对照组有4例由中度减轻至轻度,6例进展为重度,按照食管静脉曲张分级治疗标准可得治疗组有效率为30.56%,对照组有效率为11.11%,两组治疗后食管静脉曲张改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44)。
4、两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主干直径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小幅度更大,治疗后两组患者门静脉主干直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
5、两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主干血流速较治疗前有增加,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加幅度更大,治疗后两组患者门静脉主干血流速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6、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肝脏储备功能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肝脏储备功能未见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1、健脾益气活血方可以改善肝硬化中度食管胃静脉曲张脾虚血瘀证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其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肝脏储备功能,降低肝硬化中度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出血风险因素。
2、健脾益气活血方可以降低中度食管静脉曲张分级,从而提高肝硬化中度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