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是知识膨胀的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总量迅速膨胀,那种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可以受用终生的事实已经过时。现代社会要求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应当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而不仅仅是只会记忆与背诵前人经验、墨守成规的知识型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信息能力与创造能力这二方面的需求。因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研究性学习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时,由于课时有限,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搜集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需的大量信息。教学过程往往仍然是由教师主导、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在一些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虽然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已有应用,但大多停留在资料查询阶段。而计算机网络的双向或多向交互、资源的及时更新、使用者的身份平等、超越时空等特点,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利用计算机网络充当资源库、信息处理平台、交流平台、成果发布平台等多种角色,构建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是极具现实意义和挑战性的新课题。本课题从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模式以及研究性学习三者整合的角度出发,构建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研究性学习实践中的广泛、深入与有效应用,从而推动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发展。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笔者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首先简要阐述了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现状、意义以及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具体分析并探讨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并编制了二个具体的教学案例。通过对扬州大学日语0701班和日语0703班全体学生(分别为对照班和实验班)进行了一学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并运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实施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信心;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思维更加缜密;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质疑能力;能够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成绩。但是,分析结果也显示,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动机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针对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提出了后续研究方向。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不仅使得课程的教学目标得以更好地实现,而且深化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另一方面还可以更好地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成为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和桥梁,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