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出位之思”本属中国古代伦理学范畴的一个命题,后在钱钟书和叶维廉基于中国传统美学,附加西方唯美主义、现代主义等流派之美学思想的阐释下,成为了现当代文艺理论学界探讨文学和艺术越位问题的热点话题。故考释该命题的理论来源,归纳其生发的变异形态,分析其运用过程中的得与失,深究其在媒介融合视域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既是借古讽今,以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来追踪当代文艺创作中某些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是以小见大,以一个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位之思”本属中国古代伦理学范畴的一个命题,后在钱钟书和叶维廉基于中国传统美学,附加西方唯美主义、现代主义等流派之美学思想的阐释下,成为了现当代文艺理论学界探讨文学和艺术越位问题的热点话题。故考释该命题的理论来源,归纳其生发的变异形态,分析其运用过程中的得与失,深究其在媒介融合视域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既是借古讽今,以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来追踪当代文艺创作中某些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是以小见大,以一个命题的流变观照跨语际、跨文化研究的现状。因此,本文在绪论部分首先阐明该选题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其次对当前学界已有的关于“出位之思”源起的研究和该命题被阐释与运用的现状进行梳理。第一章从本文的研究对象“出位之思”在中国的流传入手,重点考察“出位之思”是如何在其对立面“思不出位”长期占据主导权的语境下生存、发展乃至逆转地位的,并研求“出位之思”能够从伦理学进入文艺美学范畴的古典美学根基。与此同时,也对钱钟书提出“出位之思”的重要文献《中国诗与中国画》的版本变迁进行考证,以洞悉文化转向、社会风气以及理论家个人学术背景等对理论流变产生的影响。第二章则以“出位之思”在西方的渊源为切入点,深入钱钟书所提及的西方相关理论术语“Andersstreben”和“Transposition d’art”产生的文化背景之中去追踪其美学来源和理论核心,并辨析两者所探讨的诗画问题与钱钟书所要解决的中国诗画问题之间存在的异质性和同质性。另外,也对叶维廉抛弃“Transposition d’art”而选择“Andersstreben”来对接“出位之思”的这一误读现象,以及该误读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探究,实现对“出位之思”来源的完善考证。第三章将“出位之思”在现当代学界阐释与运用中发生的变异作为主要内容,对阐发“出位之思”而形成的三种变异进行论述。即:不局限于媒介的特质之争转而追求审美效果得以衍生出的超越媒体限制的变异形态,缩小媒介范围而得以聚焦于文学之中“以A为B”模式的变异形态,以及扩大媒介范围而得以延伸至时空艺术范畴中的变异形态。并阐明尚处在发展中的这些变异具有何种意义与价值,对解决当下艺术创造和美学现象中存在问题又具有怎样的作用。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出位之思”的流变及其背后蕴含的古今之变、中西互通的经验进行总结,对该命题有待深入阐释之处进行分析,并明确其作为理论流传与变异这一主题中的具体案例给今后跨文化研究带来的重要启示。
其他文献
浣花溪在成都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元759年,杜甫弃官入蜀,筑草堂于浣花溪畔,留下了数篇安身立命的惊世之作。从此,浣花溪成为诗意栖居的代名词。也是自此以后,诸多文人慕名而来,借用浣花溪的丰富文化内涵,或写景咏怀,或酬唱怀古,抒情言志,蔚为大观,浣花溪也因此成为诸多文人向往的文学圣地。然而到目前为止,学界对于浣花溪文学作品的研究整理,或与草堂诗重叠,或与蜀中诗兼容,浣花溪文学自身独特的审美意
汉语量词是汉语语法体系中重要且特殊的一类,本文通过全面考察《景德传灯录》的量词语法现象,构建比较完整的量词框架,揭示《景德传灯录》反映的唐宋口语量词面貌,为今后近代汉语量词史的研究提供参考。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简要概括汉语量词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等进行说明。第一章:《景德传灯录》量词概况。探讨汉语量词定义,界定《景德传灯录》量词范围,并对《景德传灯录
半导体二极管(LD)端面泵浦的全固体激光器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可靠性高、寿命长、模式可控等优点。受激拉曼散射(SRS)是功率密度强的泵浦激光与拉曼介质内部物质分子发生强烈的碰撞,然后受激的相干声子会将入射的相干光子散射出去,是激光波长转换的重要方法。通过受激拉曼散射可以获得激光器不能直接振荡出射的光波长,且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这将极大地拓宽的激光光谱范围,光谱遍及紫外到中红外。激光拉曼材料有:气
五代墓誌是五代時期墓葬中出土的主要記録墓主姓氏名號、宗族譜系、生平事跡、仕途履歷、官階品級、思想觀念、功德品行、生卒年月、卒葬年月及享世壽年等相關內容的石刻文獻。作爲出土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大多時地明確,記載內容真實可靠,爲研究五代時期的政治變革、經濟興衰、制度興廢、地理更革、人口遷徙、宗教信仰及文化民俗等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文獻資料,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目前學界對五代墓誌的研究,主要還是集中在史學
旋转螺旋波是非线性时空系统远离热力学平衡态下自组织形成的波斑图,它广泛存在于物理、化学、生物系统中。实验表明,大脑皮层中出现的螺旋波通常与某种神经疾病有关,例如癫痫发作时,可在大脑皮层中观察到螺旋波,它能在介观尺度上组织和调节皮层内神经元的群体活动,从而影响大脑的功能。心脏系统中,正常的心脏搏动节律由窦房结不断产生以靶波形式传播的电信号来控制,当靶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坏死的心肌组织或疤痕时,就可能形
原子核裂变是近一个世纪以来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核能的开发利用对于国防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目前核能利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核裂变实现的。中子或重离子诱发裂变最有趣的特征之一就是不同原子核的裂变碎片的质量和电荷分布存在巨大差异。裂变碎片产额的研究不仅对核工程来说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而且对于理解裂变过程、检验核模型、探究核裂变的链式反应、极丰中子核的结构,以及研究核天体物理中的
1911年至1919年间,鸳鸯蝴蝶派创办了《妇女时报》《眉语》和《妇女杂志》三份杂志,它们都以受过教育的知识女性为目标读者。其中对女学生的描述涉及方方面面,如女学生的教育问题、参政问题、参军问题。本文主要对其服饰、婚恋和职业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这三个话题关联着民初女性解放的尺度,女学生作为女性解放的主力军,自然十分关注这三个话题。因此,民初女学生的服饰、婚恋和职业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复杂网络研究具有学科交叉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涉及到众多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及应用。其中,系统科学、统计物理、数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尤为突出。结合现实生活中各类复杂系统呈现的规律,人们利用复杂网络来描述真实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真实网络结构中的已有行为或预测潜在规律。例如,在证实人类接触网、在线社交网络具有复杂网络的特点后,研究者们便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方法来探究流行病和舆论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的,进
在核反应实验中,由于反应过程开放的反应道不唯一,产生的反应产物种类往往是复杂多样的。清楚鉴别各种反应产物是精确测量产物的能量、质量等相关信息的前提。特别是在重离子核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弹核质量更重且具有更高的能量,核反应发生时开放多个反应道,这种情况下反应产物就更加复杂,进行准确的粒子鉴别,才能为反应机制的研究提供必须的实验数据。飞行时间方法具有实验设备简单的优点,常被用于鉴别反应产物的质量数,同时
临淮岗工程数字孪生建设立足新起点,抢抓智慧水利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驱动作用,深化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深度融合,以数字孪生赋能水灾害防御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工程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本文结合临淮岗工程的特点和现状,深度剖析枢纽工程数字孪生建设关键技术及工程调度的全过程仿真模拟,按照《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导则》要求,从思路、技术、框架及调度仿真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