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认为,文人画在宋代产生,苏轼所谓的“士夫画”作为标志意味着这种绘画类型开始存在。然而考察宋代的绘画实际,“文人画”在宋代与其说是一种绘画风格或绘画形式,不如将其称作观念显得更为合适。这是因为在现存的宋代绘画中,并没有一幅被确定为宋代画作的绘画作品可以按照后世的绘画标准将其称为文人画。因此,当将宋代作为研究文人画问题的重要时间节点时,意味着在这一时期的绘画、美学思想中产生了一些促成文入画产生的重要观念。 将宋代的文人画作为一种观念来进行研究,它首先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广义上来说,文人从事绘画起源甚早,它被理解为“文人之画”,而狭义上的文人画被学界认为自元代才正式形成。而实际上,在元代之前的宋代已然酝酿出了文入画产生的理论土壤,换言之,在宋代的知识结构当中,文入画作为新的观念开始出现并逐渐定性,并最终在理论意义上指导了元代文人画的定型。 简单来说,文入画在宋代的发生有两个基本表现:其一,一些重要术语的概念内涵以及理论地位发生了变化;其二,一些新的术语开始产生。前者说明宋代的画论研究者在对前人观念的继承中孕育着变革;后者意味着由于新的需求产生,必须创造出新的术语来对此加以解释。 从外在的社会条件来看,宋代绘画的创作群体与创作内容发生了变化,在中国古代绘画的三种主要绘画类型:匠画、院画、文人画中,院画和文入画是画论讨论的主要对象,从创作者身份来看,宋代院画家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这为士大夫从事绘画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本文在第一章中就讨论了院画由产生伊始到宋代之变。 第二章、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本文的第二章讨论了自宋代开始的绘画评价体系发生的变化,评价体系的变化意味着评价一幅绘画优劣与否的标准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审美指向。第三章对具体的术语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对具体的术语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自宋代开始,人们尝试赋予旧概念以新的内涵,并尝试用新概念来应对新的挑战,这些都切实反映出了宋代绘画观念的暗流汹涌,而这两者的出现则为后世文人画的正式出现开辟了道路。 在对宋代绘画评价体系、专门术语进行考察之后,第四章从笔、墨来对宋代的绘画生态进行考察。前面的讨论为了探究绘画的指导理论和思想,关于笔墨的讨论则落实在了绘画的具体实现上。在用笔上,宋代绘画要求以书入画;在用墨上,追求萧条淡泊,这些直接指导绘画实践的观念为文人画的产生作出了最后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