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选取解胡庄和野猪峁长6油藏作为延长油田晚期注水和同期注水的代表,结合区块多年注水开发生产特征,建立适合研究区块的注采比确定方法,即物质平衡法和水驱特征曲线法,并编制了物质平衡法确定注采比软件。在确定了区块整体(分别有421口油井和260口油井)、典型井组(共8组井组和两座注水站)注采比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影响注采比确定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得出: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在建立合理注采压力系统基础上研究了驱替压力梯度的分布,确定了两个区块当前合理的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即野猪峁86%,目前70%;解胡庄89%,目前68%,两区块当前地层压力均偏低,建议加强注水制度。野猪峁区整体当前合理注采比为1.10~1.20,选取的四组典型井组合理注采比分别为:郑637-11井组为1.03,郑638-1井组为1.14,郑697-1井组为1.10,郑625-6井组为1.20。解胡庄区块整体合理注采比为1.70,一号注水站为1.50,二号注水站为1.45,双29井组为1.30,双122井组为1.40。结合两区块现场多年开发的实际注采比验证,现场实际与理论注采比相吻合,证实了用物质平衡法和水驱特征曲线法能够实现研究区合理注采比的确定。通过对比,两区块整体注采比存在很大差别。同一区块,井组注采比也存在差别,建议注采比确定以井组为研究单元。本文分整体和井组对比分析了注水时机、地层压力、含水率、裂缝、井网、沉积微相等因子的影响机理:注水时机的影响表现在当前地层亏空程度和地层压力,晚期注水区块的注采比高于同期注水;含水率反映了油井注水见效情况;裂缝性井组为了保证产能需要较大注采比;菱形反九点井网比正方形反九点井网更适合研究区注水开发;沉积微相影响的实质为井组砂体非均质性,“多砂型”井组比“单砂型”井组非均质性强,需采用低注采比,保持温和注水,更有利于长期稳产。两区块整体非均质性和矿物成分相近,影响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