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负载词作为一种直接反映特定文化的词汇一直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1995年,劳伦斯·韦努蒂提出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这两种翻译策略通常用来处理文化负载词。翻译文化负载词时是采用更贴近源语的异化还是采用更贴近目标语的归化一直为专家学者所争论。之前的研究大多数是对特定语料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的研究,而没有深入研究翻译策略下面的翻译方法。《茶馆》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之一蜚声中外。《茶馆》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负载词,它们包涵着中国独有的文化内涵。因此,《茶馆》不仅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包含着文化价值。尽管很多学者已经研究了《茶馆》的翻译,但很少有学者关注到《茶馆》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并且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中国译者和西方译者这两个版本进行对比研究的学者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尝试对两个英文译本,即英若诚版和霍华版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并尝试分析可能造成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相同或不同的文化因素。本文从《茶馆》中标记出293个文化负载词作为研究对象,并在两个英文译本中找出相对应的翻译。在完成语料收集后,根据奈达的理论将293个文化负载词进行人工分类,然后标记出这些文化负载词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以及翻译方法。最后运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这些文化负载词进行细致地分析。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本研究发现英若诚和霍华在翻译《茶馆》中的文化负载词时采用的翻译策略有两个相同点和两个不同点。相同点是,当使用归化策略时,两位译者都更倾向于使用意译这一翻译方法。这是由于意译的特点。意译要求译者尽量减少两种语言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理解困难。当使用异化策略时,两位译者都很少采用逐词翻译这一翻译方法。由于逐词翻译只注重原文本的形式,难以传达原文本的意义。不同点是,整体上英若诚更多地使用归化策略,而霍华更多地使用异化策略来翻译《茶馆》中的文化负载词。但是当翻译社会文化负载词中的称呼时,英若诚倾向于使用异化策略,而霍华倾向于使用归化策略。这是由于两位译者的翻译目的不同。英若诚的翻译是为了促使《茶馆》在西方舞台上表演。因此,他的翻译侧重于使用口语化和易与理解的表达。这样的表达使演员可以更好的表演同时便于观众的理解。然而霍华的翻译是帮助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西方读者学习中国文化。因此,他的翻译更加的忠于原文。本研究将翻译策略与实际语料相结合,为文学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通过分析可能影响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文化因素,有助于提高译者在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