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0年代以来,国际大都市的滨水地区都经历了城市复兴过程,昔日破败荒芜的滨水地区转变成为居住-工作-休闲融为一体的时尚场所,重新受到居住者、投资者和旅游者的青睐。伦敦、纽约、巴赛罗那和汉堡等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实践表明,滨水地区复兴已经成为城市竞争中最重要的营销品牌之一。
在国内城市中,上海滨水地带的城市开发活动和规划控制实践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由于城市经济正快速增长,市场需求大,上海中心城区的滨水地带不仅没有像西方国家一样出现逆城市化的明显衰退,反而是城市的形象区域所在;特别是苏州河经过环境综合整治以后,沿线的土地迅速升值,因此政府、市场主体和市民社会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必然更加复杂,冲突也更为激烈。苏州河滨水地带的再开发启动较早,在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之后,目前上海市已对苏州河滨水地带建立了全面的规划控制框架以引导滨水地带的开发建设活动,以协调再开发所涉及到的各方利益,保障社会公平。
本文在对国内外滨水地带再开发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从公共政策视角系统地回顾苏州河滨水地带再开发的政策变迁历程,从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方面归纳推动滨水地带再开发的动因,总结了苏州河滨水地带再开发的基本特征;然后通过分析利益相关者各自所代表的立场,选取增长联盟理论和城市政体理论来解析市区两级政府、市场主体和市民社会相互间的利益博弈和各自行为选择的合理性;最后通过调研的大量案例验证了苏州河滨水地带再开发在空间形态控制、岸线公共开放控制、滨水地带功能定位三方面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