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睡眠剥夺躁狂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从行为学角度探讨针刺疗法的抗躁狂效果,以Glu/GABA平衡调节系统为切入点,通过检测大鼠海马GLU及GABA能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和谷氨酸NMDA受体亚基和GABAA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来研究Glu/GABA兴奋/抑制平衡调节系统在躁狂状态下病理改变的分子机制,探讨针刺的抗躁狂作用的中枢机制及分子靶点,初步为针刺治疗躁狂症提供科学依据和应用基础。方法:选用6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针刺穴位组和针刺非穴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MMPM)建立躁狂模型。空白组与模型组不予任何干预措施,针刺穴位组采用针刺“百会”、“内关”、“三阴交”穴进行处理,每次30分钟,每天一次;针刺非穴组:在上述3穴位旁边的非穴位点进行针刺,针具、针刺方法、留针时间及疗程均同针刺组;丙戊酸钠组:予丙戊酸钠300mg/kg体重,溶于2m1纯净水中灌胃,1次/天,连续7天。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的精神、行为、记录脱离水环境到第一次进入睡眠的时间(即睡眠潜伏期),并进行旷场试验。第8天处死所有大鼠,检测大鼠海马脑区GABA及Glu能阳性神经元的表达以及检测各组动物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A、NR2B,GABAA受体的蛋白表达。结果:1.精神、行为变化方面模型组大鼠睡眠剥夺1天后表现兴奋,在不同平台间四处乱窜,对外界轻微声、光刺激敏感,对声光刺激表现出惊恐状;睡眠剥夺3天后表现为呆滞,头面部肌肉轻微抽动伴有须动,蹲在平台上低头思睡,常因打盹而反复跌落水中,惊醒后又爬上平台,活动、进食减少,刺激后出现乱咬等攻击性行为。睡眠剥夺5~7天大鼠精神不振,进食活动少,出现全身毛发竖起,极度易激惹,攻击撕咬行为增多。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有类似表现。2.睡眠潜伏期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睡眠潜伏期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造模可导致大鼠睡眠潜伏期延长。且组内各大鼠个体的睡眠潜伏期均超过30min,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3个治疗组的睡眠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治疗组间两两比较,针刺穴位组与丙戊酸钠组睡眠潜伏期均较针刺非穴组显著缩短(p<0.01;p<0.05),而针刺穴位组与丙戊酸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3种方法均能明显改善躁狂症导致的睡眠潜伏期延长,其中针刺穴位和丙戊酸钠的治疗作用相当,均优于针刺非穴。3.旷场试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水平活动得分均显著降低(p<0.01),提示造模可导致大鼠水平活动减少。与模型组比较,丙戊酸钠组和针刺非穴组的水平活动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刺穴位组的水平活动得分则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针刺穴位组相比,丙戊酸钠组和针刺非穴组的水平活动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垂直活动得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造模可导致大鼠垂直活动减少。与模型组比较,丙戊酸钠组、针刺穴位组和针刺非穴组3个治疗组的垂直活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3种干预措施对大鼠垂直活动无明显影响。4.glu和gaba阳性神经元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和ca3区的glu阳性神经元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gaba阳性神经元表达明显减少(p<0.01),提示:睡眠剥夺造模可致大鼠海马glu含量增加而gaba含量减少;与模型组相比,丙戊酸钠组和针刺组glu阳性神经元表达显著下降(p<0.01),gaba阳性神经元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但丙戊酸钠组和针刺穴位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丙戊酸钠和针刺穴位可有效改善睡眠剥夺所致大鼠海马的glu含量增加和GABA含量减少,而针刺非穴位则无此作用。5.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A,NR2B和GABAAR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R2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丙戊酸钠组和针刺穴位组NR2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针刺非穴组无显著差异(P>0.05)。丙戊酸钠组和针刺穴位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5组间NR1和NR2A和GABAAR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针刺穴位能有效改善睡眠剥夺躁狂模型大鼠的睡眠潜伏期延长现象,并一定程度减轻因长期睡眠剥夺所致的体能消耗状态下的部分行为抑制,有较好的抗躁狂作用,其效果优于丙戊酸钠和非穴位针刺。2.睡眠剥夺法造模可致大鼠海马CA1和CA3区GLU含量增加,GABA含量减少,丙戊酸钠和针刺穴位可有效改善睡眠剥夺所致大鼠海马CA1和CA3区的GLU和GABA含量失衡,而针刺非穴位则无此作用。提示调整海马脑区GLU和GABA的含量失衡可能是丙戊酸钠和针刺穴位抗躁狂作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之一。3.睡眠剥夺可使GLU的NMDA受体NR2B表达增多,丙戊酸钠和针刺穴位抗躁狂的作用途径可能通过减少NR2B的表达减轻GLU的兴奋性毒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