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和大学学费不断上涨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准确计量教育成本的要求更加迫切,教育成本数据是对有关各方都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其计量意义重大。然而,教育成本计量问题却非易事,尤其是教育成本的界定、构成、计量方法等问题,理论界经过多年的研究至今仍未达成共识,加之很多人对教育成本还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往往将实际教育成本与标准教育成本混为一谈,笼统地研究教育成本计量,使得学费定价问题更加复杂化。成本是一个多维的概念,成本的定义因人而异,这取决于下定义者的视角和目的。教育成本从运用和计量上分为两种,一是实际成本,二是标准成本。两类教育成本在计量方法和计量意义上均存在重大差别。以高校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为目的的教育成本计量形式是实际教育成本,实际成本反映高校教育资源的实际耗费;以学费定价和财政拨款为目的的教育成本计量形式的是标准成本,标准成本反映教育教学活动应该发生的成本水平。本文从决策有用性和信息相关性出发,首先论述了教育成本计量的多重目的,教育成本信息相关性对教育成本计量的要求,对不同的成本计量目的,应运用不同的成本计量方法;其次,本文提出了多重目的与多重需要下的两种教育成本概念,即成本管控目的下的实际教育成本,财政拨款与学费定价目的下的标准教育成本,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教育成本在计量方法、依据、作用、主体上的差异性;最后,基于对两种教育成本的认识,本文对两种教育成本设计了不同的计量方法、程序和模型。实际教育成本采用会计调整法,利用现有高校财务会计资料,通过调整、转换,剔除高校实际发生的与学生培养无关的支出,增加未在教育经费支出中反映的与培养学生相关的应计费用,转换为高等教育成本。标准教育成本按照国家有关学生培养基本标准测算,培养一个“标准学生”在一定的会计期间(一年)所必须发生的,平均用于每个学生的直接支出和应计费用的总和,与实际教育成本的耗费无关。除了计量方法的论述之外,本文以C大学为例,利用本文提出的不同目的下的教育成本计量方法,对C大学的实际教育成本和标准教育成本进行了测算、验证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