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书学思想成因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lt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欧阳修书学思想分为“书以意求”和“学书为乐”两部分进行考察。从欧阳修生存时期的政治背景、文化氛围、书法环境和欧阳修自身的修养等方面,对欧阳修书学思想的形成原因进行探究并做出总结。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考察欧阳修早期的“书从常法”观念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发现其由于受儒家道统思想的影响,从政治立场看待书法问题。这种影响还表现在他的“以人论书”观。第二部分解析欧阳修书学思想。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书以意求”思想和“学书为乐”思想,并对“书以意求”思想的形成时间做了适当的考证:在嘉佑五年(1060),“书以意求”思想已经形成。此后欧阳修的书论不断完善,“书以意求”思想得以发展,并最终形成“学书为乐”思想,但时间相距不远。第三部分对欧阳修书学思想的成因进行研究。本文认为“书以意求”思想的形成早于“学书为乐”思想,且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在对二者共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和书法环境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形成原因分别加以研究。经研究认为欧阳修“复古”的书法观念是其“书以意求”思想形成的动力,士人审美情趣的转变是“书以意求”思想形成的根本原因,而欧阳修“集古著录”对“书以意求”思想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学书为乐”思想是“书以意求”思想的延伸,雅玩风气的流行为这种思想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宋代士人对艺术“乐心”功能的普遍认识对这种思想的形成有所促进。“学书为乐”思想是一代书家智慧的结晶,蔡襄、苏舜钦则对“学书为乐”思想的形成起着不可忽略的先行作用。欧阳修自身的“醉翁精神”为“学书为乐”思想的形成起着最终的决定性作用。第四部分对欧阳修的书学思想成因进行总结,并指出欧阳修书学思想的成因对当代书学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只有深入传统,不急功近利,不盲目跟风,在创作的过程中才能很好地抒发情感,书法作品的艺术生命力才得以很好地表现。同时也应给以文化和学术的关怀,使书法艺术健康、持久地发展。
其他文献
朋辈心理咨询是近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尝试的一种新形式,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应该结合专业心理咨询与学校心理教育的双重视角,同时应该明确这一概念包含的三个要素:朋辈心理服务者、
本文采用多变量投入和产出的DEA模型,对分布在我国不同区域的五家快递物流企业(韵达股份、飞马国际、顺丰控股、飞力达、圆通速递)的投入产出动态效率进行测度。研究得到:总
一、引言财务共享服务依托信息技术进行处理,以此作为基础,站在市场的角度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并以优化组织结构、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团队效率、创造价值为目的的分
好的大学制度体系应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如此才能够在良性变革中不断集聚和积累能力。基于制度演变理论,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确定大学制度体系的动态性评价指标(规则年龄、修订密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农民工群体日益增大,跟随他们一起进入城市的孩子成了流动儿童。由于环境的改变,流动儿童已表现出相应的适应问题。已有研究认为同伴关系是影响流动儿童
女性题材是人类绘画艺术“永恒的主题”。作为世间生灵的重要构成,作为人类组成的另一“部分”,女性,以其纯粹却又复杂的情态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从古至今,女性也一直作为绘
浅论诗及其审美特征卢洪涛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这种文学样式,在我国文学史上最为源远流长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诚如闻一多先生所说:“从西周到宋,我们这大半部文学史,实质上只是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马说》出发
企业全面预算是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业务活动、资金运用各方面的总体预算。企业预算管理可以引导资源配置,为有效管控提供参照,能够推进精细化管理,促进公司绩效管理和持续
在高通胀、高物价和低收入的困扰下,处于金字塔底层(BOP)的低收入群体引起了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提高BOP群体的收入水平成为经济包容性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Prahal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