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镇化不断推进,大量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均面临着爆破拆除的问题。在爆破拆除的过程中,被拆除结构会以塌落物的形式冲击地表引起坍塌触地振动。由于坍塌触地振动的频率接近于周边场地和结构的固有频率,因而坍塌触地振动对周边结构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在周边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已出现由于坍塌触地振动引起临近建筑物损伤的案例。因此,坍塌触地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对这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镇化不断推进,大量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均面临着爆破拆除的问题。在爆破拆除的过程中,被拆除结构会以塌落物的形式冲击地表引起坍塌触地振动。由于坍塌触地振动的频率接近于周边场地和结构的固有频率,因而坍塌触地振动对周边结构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在周边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已出现由于坍塌触地振动引起临近建筑物损伤的案例。因此,坍塌触地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对这一问题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并且没有成熟的规范和标准指导工程实践。因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采用现场测试、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塌落物的坍塌触地振动对周边环境(土体、地表结构和地下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隔振沟和减振水气囊两种减振措施的减振效果进行了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坍塌触地振动的振源特性,分析坍塌触地振动的发生机理。根据高架桥单跨足尺模型坍塌触地试验,基于实测数据分析坍塌触地振动特性,并通过数值模拟坍塌触地振动,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2)研究坍塌触地振动的传播规律。理论分析坍塌触地荷载作用下弹性半无限空间表面的振动响应,进行强夯试验和相应的数值模拟,分析地面振动响应特性以及沿距离衰减规律,并研究设置隔振沟对振动传播的影响;(3)研究坍塌触地振动对地表结构的影响。进行坍塌触地冲击作用下地表框架结构模型试验,并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验证模型计算准确性后,进一步研究浅基础和桩基础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并分析隔振沟对地表结构的减振效果;(4)研究坍塌触地振动对地下结构的影响。进行强夯冲击作用下埋地管道结构试验,并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验证模型计算准确性后,进一步研究典型地下结构(矩形地铁车站结构和圆形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并分析隔振沟对地下结构的减振效果;(5)在归纳总结目前国内外已有振动安全评价标准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本文的大量工况分析结果,重点探讨并建议地下结构振动安全评价方法,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6)提出一种新型水气囊装置,可用于坍塌触地振动的减振防尘,通过数值模型验证该装置的减振性能,对关键参数进行影响分析。
其他文献
当前船舶砰击规范中,通常把砰击压力当作静压力进行压力预报和船体板设计。而实际上砰击压力是一种沿船体表面移动的脉冲压力,充分考虑砰击压力的移动特性和脉冲动力特性进行砰击压力预报、结构响应预测和船体结构设计将更加准确、合理。本文开发了一种自动化落体砰击试验装置,设计并进行了系列落体砰击试验,对砰击压力的移动特性(砰击压力移动过程中脉冲形状、砰击压力系数、持续时间和移动速度的变化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进而
随着反舰导弹的快速发展,其隐蔽性、命中精度和毁伤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大型水面舰船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由反舰导弹战斗部爆炸瞬间产生的高速破片能够对舰船内部重要设备和人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使大型舰船丧失作战能力甚至沉没,因此被动防护结构是保障舰船生命力的最后一道防线。大型水面舰船利用其内部空间大的优势设置多舱室防护结构来防御反舰武器爆炸载荷,保护内部重要舱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大型水面舰船的
本文研究桥梁支座使用的氯丁橡胶材料的超弹性、黏弹性和黏超弹性本构模型,分析材料的热流变特性、预应变效应和Payne,建立黏弹性本构模型。利用黏弹性本构模型对支座的静、动态黏弹性性能进行参数分析,得到不同影响因素下的蠕变、能耗等变化规律,为设计提供相关思路。主要研究工作与结果概述如下。1.从橡胶材料的静态角度出发,对橡胶进行单轴拉伸、压缩和蠕变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理论分析对本构模型进行研究。首先利
大跨度索结构跨越体系在石油、天然气的管道输送工程中担任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缆索结构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受温度湿度变化等的影响,缆索易出现锈蚀情况,严重时会发生断索事故。碳纤维索具有高强轻质、耐腐蚀、耐高温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可有效地解决传统钢索面临的困扰,然而碳纤维材料在实际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较少。采用轻质的碳纤维索代替传统钢索,将使得全桥结构更加轻柔,其抗风抗震等动力性能的变化尤未可知。为解决上述
先进复合材料的使用是实现船舶轻量化的必然举措。功能梯度材料因其具备材料属性在单方向或多方向上光滑、连续分布的特点,克服了传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分层和应力集中的问题,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因此,如何建立功能梯度板的静、动力学分析模型,准确预报其弯曲、振动、屈曲特性,并系统性研究材料参数、几何参数等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中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对功能梯度板高阶剪切变形理论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交通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推力,城镇化进程对交通发展有更高的需求。进入新世纪,中国迈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2014年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要求发挥综合交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以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相互促进、相互适应发展,有赖于对两者发展关系的准确把握。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二者互
智能网联车辆的发展使得未来道路交通系统将由多种驾驶主体构成,且随着智能网联车渗透率增加,交通流演变特征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不同驾驶主体及其跟驰规则的存在导致混驾交通流与单一交通流在跟驰间距、行驶速度及状态响应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考虑到目前以自然人驾驶车辆为参照对象的智能网联车辆始终对前车状态敏感响应且缺乏与其他车辆动态交互,本文重新制定了混驾交通流中自然人驾驶车辆和智能网联车辆的跟驰规则及其动态交
随着我国“三深一土”战略的提出,交通、水利、矿产资源开采、工业废料及CO2地质封存等一系列工程建设已迈向地下深部空间发展。深部岩体的赋存环境极其复杂,在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面临“三高一扰动”的难题。深部岩体开挖后,硐壁围岩的应力集中常导致其弹性贮能的非均匀释放,从而引起突发性的岩爆灾害。目前在岩爆机理及其预测研究方面,尽管许多学者考虑了围岩应力路径对应变型岩爆的影响,但是普遍存在忽视应力场条件中
桩基础因承载力高、沉降量小、施工速度快和检测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中。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桩基工程质量检测结果不够准确,获得的基桩承载力检测数据与工程实际值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果利用这些数据评估桩基础工程的可靠度以及整个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不但与工程实际不符,还有可能给工程结构带来诸多安全隐患,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这个实际工程问题,本文依托
“双减”政策发布后,各校纷纷开展课后延时服务。课后延时服务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教育阵地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课后延时服务起步较晚,经验较少。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对课后延时服务,不同主体持有不同的看法。因此,课后延时服务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参照国内外对课后服务的研究,以B市城区几所小学学生家长和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