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为心脏收缩功能障碍,使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低于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综合征,是心力衰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成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对慢性心衰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重点,并且受到广大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虽然近年来对慢性心衰的发生发展机制和治疗的研究均有了长足的进展,但该疾病仍然是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潜在杀手。经大量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衰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具有稳定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导师杨宝元教授提出“心气动力”与“脉道顺应”的观点,认为“心气虚损”与“脉道瘀血”是发生心功能改变,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两大基本因素,以“心之阳气不足”和“脉道瘀血”为该病的基本病机,治疗上以“益气温阳、活血通脉”为大法,在临床上运用自创益气养心冲剂治疗中医辨证属“气(阳)虚血瘀”的慢性心衰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研究目的本课题设计通过临床病例观察的形式,在临床常规治疗慢性心衰的基础上,运用益气养心冲剂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同时与常规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药物疗效进行对比,进而探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中医药治疗方法,从而总结出以“心之阳气不足”和“脉道瘀血”为基本病机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手段,为“益气温阳,活血通脉”作为临床常见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中医基本治疗方法提供依据,为新药研发打下基础。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标,自2008年3月—2009年12月共选择唐山市中医医院心内科病区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门诊及住院患者80例,按两组在年龄、性别、原发病及心衰程度诸方面有可比性要求进行选择,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采用临床观察表的形式记录研究。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益气养心冲剂(导师经验方),由唐山市中医院制剂室按国家标准制剂成颗粒冲剂。每次2袋(20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3个月为1个评估疗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加用安慰剂(制剂外观和益气养心冲剂一样),每次2袋(20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3个月为1个评估疗程。治疗后对两组疗效采用统计分析等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后心衰积分程度、心功能、6分钟步行实验、左室射血分数均比治疗前改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后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均有降低,中医临床证候较治疗前都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2.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3.两组治疗前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有显著差异,且两组治疗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1.益气养心冲剂治疗4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有效。2.临床以心之阳气虚损、心肌收缩无力和脉道瘀血、血脉顺应性降低为最基本病机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上均应以温补阳气,提高心肌动力和活血通脉,加强血液顺应流通为基本方法。运用导师自创益气养心冲剂,以益气温阳,活血通脉为方法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颇为有效,进而为导师多年治疗心力衰竭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心气动力”与“脉道顺应”的观点提供了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