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文化发展不断多元化,不同文化之间的冲击与融合对于个体的发展必定会产生影响。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自我同一性的获得。父母和同伴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在同一性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父母和同伴因素对于自我同一性的作用机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父母身份认同促进行为问卷、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友谊质量问卷和自尊量表对湖北宜昌和云南文山两所高中的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高中生父母文化持守、同伴关系、自尊与自我同一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高中生父母文化持守在年级和家庭成员关系上差异显著;(2)高中生同伴关系和自我同一性在性别、民族、年级、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情况及家庭成员关系上差异显著;(3)高中生自尊在民族、年级、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情况及家庭成员关系上差异显著;(4)父母文化持守与友谊质量、自尊、同一性获得、延缓及早闭状态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同一性扩散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父母文化持守对友谊质量、同一性获得、延缓、早闭及自尊起正向预测作用,对同一性扩散起负向预测作用;(5)友谊质量与自尊、同一性获得、延缓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对自尊、同一性获得及延缓起正向预测作用。友谊质量与同一性扩散显著负相关,且负向预测同一性扩散;(6)自尊与同一性获得、延缓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同一性扩散状态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自尊正向预测同一性获得和延缓,负向预测同一性扩散;(7)同伴关系和自尊在高中生父母文化持守与同一性获得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8)同伴关系在高中生父母文化持守与同一性延缓之间起中介作用;(9)同伴关系和自尊在高中生父母文化持守与同一性扩散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在本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以下教育建议:(1)父母多多与子女交流和本土文化有关的话题,表现一些与本土文化有关的态度和行为,带领子女开展或参与相关的活动,在生活中对子女进行耳濡目染;(2)父母还应给予子女更多的关注,向子女传授人际交往和沟通的技巧和经验,并及时给予他们温暖与鼓励,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社会支持,对他们进行更多的积极的评价;(3)学校可以组织多样的活动和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设多种多样的选修课、兴趣班,组织学生创建学生社团,鼓励全校学生参与;(4)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需重点注意同伴关系不良和自卑、不自信的学生,给他们提供鼓励与支持;(5)学校可以在全校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以及针对同伴关系不良和低自尊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