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煤化工的高速发展与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促使水处理的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关注度的提高、环保政策的收紧与对处理效果要求的日趋严格都使得废水处理成为制约煤化工项目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我国现运行的典型煤化工项目多为示范工程,虽然对于某一项目或某一处理技术的报道或研究较多,但是针对全国煤化工废水处理全流程的现状、面临问题与优化解决措施及效果的研究,不论从深度、广度以及量上都存在较大空白。针对目前煤化工水处理仍较为混乱的局势,本研究立足于全国层面的大规模典型煤化工项目调研,获取真实可信的运行现状大数据并进行处理与分析,明确废水产生与处理技术现状,总结面临的共性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优化解决方法,并为已建和新建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主要包含4部分内容:煤化工废水源解析,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处理技术面临的问题与技术优化研究。对工艺、非经常性、含盐与高盐4类共21种废水的进行分类源解析,结果显示:碎煤加压气化废水水量大、水质最差且波动大,是当前的处理难点与关键性问题;低含盐废水量为生化废水的2-5倍,TDS约1,000-5,000mg/L;高盐水量占含盐水量的10-40%,TDS大于10,000-50,000mg/L;含盐水的盐分来源为原水、原料煤、生产过程产生水和水处理过程添加的药剂。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对酚氨回收、气浮、生化、深度、回用及高盐水处理各环节展开技术现状研究:“先脱氨后脱酚”的流程优化、酮类(MIBK)萃取剂的采用有效提高了酚氨回收效果;气浮工艺需注意设计含油量与实际值相匹配;生化处理多采用“厌氧+多级好氧”流程,HRT高于100小时,但难以稳定运行;“臭氧+BAF”是最常用和相对成熟的深度处理工艺;回用处理普遍采用“超滤+反渗透”工艺;高浓盐水蒸发结晶可以实现“水的零排放”,但分盐工艺与结晶盐资源化需进一步工程验证。从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等10例典型项目废水处理入手,分析各自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提出当前面临的主要共性问题为:国内酚氨出水总酚含量仍普遍高于500-600mg/L;特殊高含油水的气浮效果差;处理效果不稳定,出水不达标,多数企业深度出水COD、氨氮分别介于100-200mg/L、15-20mg/L或更高;部分烯烃项目不设蒸发结晶装置,水回用率低于80%;结晶盐的产生量大,缺乏资源化途径,年处理费用以亿计;设备完好性差以及泡沫与臭气的控制问题。针对共性问题,以保持较长期稳定运行的中煤图克水处理系统为对象进行技术优化研究,研究表明:特殊设计的氮气气浮、EC塔、BE池、改良多级A/O组合工艺优化,已经实现碎煤气化废水处理连续26个月稳定运行;通过补充BE池污泥浓度、投加共基质、加大水回流,可有效解决出水COD升高,实际出水COD低于100mg/L;酚氨回收工艺优化、投加有机与无机碳源可以恢复氨氮处理效果,出水稳定低于2mg/L。本研究建立了现代煤化工各类废水的产生源点、水质与水量源解析,从废水处理全流程总结了我国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煤化工废水处理面临的共性问题,最后给出了中煤图克项目针对共性问题的技术优化方法,并得出优化技术可行、效果良好的结论,其经验可以为其他已建和待建煤化工项目的废水处理规划、设计和运行提供有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