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中的离合词“可离可合”,介于词和短语之间,是汉语词汇中的“另类”,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早在1957年陆志韦先生首次提到“离合词”概念之前,陈望道先生已经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最早注意到汉语中的离合词这一现象。几十年来,人们对离合词现象逐渐予以关注,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这对于认识和使用离合词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借助已有汉语离合词研究成果、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研究和大型语料库,对2010年最新发布的《汉语国际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等级划分)中482个离合词,运用相关的语言学理论、语言教学理论以及语言学习理论,进行多角度统计、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提供某些理论和现实依据。论文的研究是基于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的,所以避开了离合词现有研究在定性、命名等理论问题上的一些分歧,主要从语言应用角度出发,重点关注《等级划分》中的离合词的离析形式、离析结构的功能以及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等问题。论文首先从离合词能否带宾语的角度进行分类,发现虽然大多数离合词不能直接带宾语,但仍有部分离合词可以带宾语。而不及物离合词主要有动宾、动补、主谓三种类型。我们对《等级划分》中的离合词,结合分离度和使用频率角度,从482个离合词中筛选出19个高频离合词(听话、出事、上当、吃惊、打仗吃亏、握手、叹气、把关、当面、鞠躬、吃苦、洗澡、帮忙、见面、睡觉、结婚、生气、出名)与7个低频率离合词(命名、挑战、成立、建交、走私、失效、命题),在详尽地描述高频率离合词的离析形式的基础上,归纳出高频率离合词的语用、语义特征。这19个高频率离合词可以起到核心示范的作用,提高学习者离合词接受性习得和产出性习得的能力,为其他离合词的教学和学习奠定基础。在大量数据统计、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的离合词使用偏误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的原则、对外汉语教材中离合词的处理以及相关词典中离合词词条的编写等提出设想和策略,给学习者展示一个明确的学习线索,消除畏难情绪,逐步扩大离合词掌握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