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稳步进行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加大农户增产增收、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当前和今后我国“三农”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部署,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没有明确的方向,很多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造成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推进受到层层阻碍。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其实施可以加快科技成果与先进技术的交互、共享、推广和应用,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研究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理论提升和实践创新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在多学科理论的支撑下,将标准化理论、公共品理论、系统论、信息资源规划理论与“双螺旋结构”理论与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充分结合进行了理论分析,先从“应然”视角通过文献资料分析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再从“实然”视角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采取决策实验室分析法和受限因变量模型对当前影响我国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整理,并借鉴国内国际的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促进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有序高效发展。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首先,由于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较复杂,影响标准体系建设的原因也很多,从内生性和外生性两个方面都会对各地的标准体系建设和发展有所影响。其次,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应以“分散存储、集中管理、共享应用”为目标,构建出以组织体系、标准文本体系和实施体系三大子体系为基本内容的体系框架。最后,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以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为核心,建设成具有持续性、战略性的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