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恐怖活动、校园枪击、战争等暴力行为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频繁,攻击行为的形成及人们对攻击信息的认知加工特点成为当前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已有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兴奋转移理论、认知联结观点、“脚本”理论及GAM等六大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个体人格特点和情境等两大因素影响攻击行为产生的过程做出了解释。近期,研究者(Duckitt & Fisher, 2003;Kreindler,2005;Parrott&Zeichner,2005;Thomsen,Eva, & Sidanius,2008)发现,社会偏见(即以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进行群体分类为基础而产生的认知偏差和负性态度)也与攻击行为的产生具有高度的关联。但针对“两者之间是否具有确定的因果关系”,研究者的论述和解释仍在争论当中;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也未能提供足以说明两者之间关系的证据。因此,社会偏见与攻击行为之间关系的实质需要在更广阔的研究视角下得以论证。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及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操纵外显偏见和内隐偏见两个变量,并结合人际攻击、间接群际攻击和显性群际冲突等不同的攻击行为形式,系统探讨了社会偏见在攻击行为触发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社会偏见存在情况下个体对攻击性信息在注意选择偏向、记忆易得性和敌意解释偏差等方面的认知加工特点。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首先引入社会偏见及其他与攻击行为产生密切相关的变量(比如个体人格特点、群体认同、群际威胁等),构建了社会偏见与攻击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社会偏见影响攻击行为产生过程的五个研究假设。随后,在系列实验研究中,分别以艾滋病患者/同性恋偏见、社会“排外”现象、医患双方的偏见等做为社会偏见形式的载体,选取竞争反应时(CRT)、情绪Stroop.词汇决定任务(LDT)及“故事补全任务”(SCP)等实验范式的指标为研究因变量,对前述假设进行了验证。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可概括如下:(1)在人际攻击行为的形成过程中,相比于个体的特质性攻击性程度,社会偏见发挥着更加明显的影响作用。具体为,当被试存在外显偏见或是内隐偏见被启动时,社会偏见发挥主效应;当外显偏见不存在及内隐偏见不被启动时,个体特质攻击性程度的不同才会导致攻击行为指标出现显著差异。(2)在间接群际攻击行为的形成过程中,社会偏见的主效应仍然存在。具体表现为,外显偏见比群体认同程度对攻击行为的产生具有更为直接的影响;而当偏见以内隐方式存在时,群体认同程度的影响变得明显,并出现“贬外”效应。(3)在显性群际冲突的形成过程中,相比于群际威胁变量,社会偏见的影响作用较弱;偏见效应的发挥依冲突双方的势力对比而表现出“方向性”特点。(4)在社会偏见存在的情况下,被试出现了对攻击性信息的注意选择偏向和敌意解释偏差,但未表现出对攻击性信息的记忆提取易得性加工特点。(5)在攻击行为发生过程中,外显偏见和内隐偏见的影响方式具有一定的差异。综上,社会偏见是引发攻击行为的因素之一;因此,可以通过弱化偏见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