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发达国家,宗教对社会、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也比较丰富和深入。但在国内,宗教信仰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议题,因而也导致了国内学术领域研究的滞后。在宗教学术领域里,有关我国宗教兴起的原因及其对农村社会的影响都有所涉及,但是观点差异颇大,这对政策的制定及有效实施都带来了一些困难。本文借鉴过往的研究,从外出务工的角度,在家庭和村庄两个层面对农村地区信仰选择的行为进行研究,着重回答以下2个问题:(1)青壮年的外出务工是否会对留守家庭成员的信仰选择产生什么影响?如果有,那么这种影响的发生机制如何?(2)随着一个村庄中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的逐渐增大,农村劳动力的外出从业对其所在的村庄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农村人口不断减少、村庄整体没落的情况下,农村社会的治理工作又该何去何从? 因此,本文基于河南嵩县的问卷调查以及兰考县蔡村的案例访谈,对农村家庭信仰选择的行为进行研究,不仅仅关注家庭成员外出务工的行为,还关注家庭所处外部环境如村庄公共物品及文化的供给,分析导致留守家庭信仰选择的影响机制。 首先,外出务工导致家庭成员间的分离,这对留守老人来说,出于情感上和社会支持的需要,将会提高他们加入教会组织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家庭的宗教性;其次,家庭父辈的外出从业,老年人留守,直接带来家庭结构的改变。留守老人对孩子的影响增强,信教的老人会增加孩子社会化过程中的宗教人力资本,从而导致家庭留守儿童信仰选择的概率增加。 再次,从村庄层面来说,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势必造成村庄没落,村民及村庄的社会资本减少。从需求层次理论来说,在村民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教会组织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农村公共物品及文化的缺失,满足了村民们更高层次的需求,从而使整个村庄信教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