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体制过渡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这一假说,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为分析的理论基础,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过渡时期我国城镇居民分配状况进行了系统和比较深入的分析,希望构建一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两种分配方式相结合为基础的有关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理论框架。分析的基本思路:首先从理论史的角度对社会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各主要经济学流派关于居民规模收入分配的理论观点进行概括性评析,然后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我国体制过渡时期各个利益集团的分化整合所导致的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及其特征表现;然后,再对中国城镇居民规模收入分配差距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差距形成的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最后,对我国体制过渡时期城镇居民规模收入差距和我国的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政策理论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沿着这一思路,将全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分析。理论准备和奠基(第1,2章)居民收入分配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是个古老而永恒的课题,经济学家们在不同的时代,运用各种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无疑为后继的研究人员奠定了极为丰富而翔实的理论资料。新中国建国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基本分配方式的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劳动者的收入中只有工资而无其它收入来源,虽有级别,但差别很小。并且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差别渐趋消失,逐步演变为实际上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这在表面上看似乎是公平的,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等要素收入归国家所有,居民只能获得在扣除各项社会基金之后的劳动剩余,这使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但从理论上看,平均主义不是马克思的本意,因为在马克思本人看来,每个人由于天赋、努力程度等条件不同,分配上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差别。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采取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在1993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由此导致居民收入结构的巨大变化,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也逐渐拉大。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新型分配体制。反映在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和比例上,必然要发生进一步的变化,由此也必然会产生公平与效率的新一轮探讨。鉴于一些经济学者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已作了较为系统的整体分析,所以,本文选择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角度,以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分析方法为基础,批判借鉴西方新制度学派的制度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等,对我国城镇居民规模收入分配格局的制度变迁及其特征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贫困化的定量分析及国际比较(第3,4,5,6章)本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之一。我试图利用国际上通行的由Shorrocks开创的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分解法和Theil开创的泰尔熵指数法,对中国城镇居民的总体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