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人力资本作为“活资本”,比土地、货币等硬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它巨大的增值潜力将在当今后的工农一体化时期和知识经济时代不断体现。农村人力资本的创新性、创造性以及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决定了对农村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会对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更高的贡献率。本文以陕西省为例,从农民文化水平、农民职业技术水平和农民医疗保健状况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农民收入进行结构分解,分别研究所选取的人力资本三要素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农民转移性收入和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贡献度。主要的研究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农村人力资本和农民收入现状。在这一部分对陕西省近20年的农村人力资本和农民收入状况进行了描述,并分别作了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第二、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作用的方式。根据陕西省杨凌区五泉镇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AHP法先确定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权重,然后分同一生产活动、不同产业活动和不同劳务活动三个方面分别研究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方式。第三、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效应分解。在对农民收入进行结构分解的前提下,运用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的内在相关性以及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及贡献率。具体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相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和回归原理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作用和贡献率。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将农村人力资本分为农民文化水平、农民职业技能水平和农民医疗保健状况三个不同因素,同时将农民收入按照收入来源的不同分解成农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分别研究各个农村人力资本要素对不同类型收入的作用和贡献率,研究结果显示,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关系。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使农民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信息获取和生产经营方式改进的能力大大提高,从而有效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的帮助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从而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是农民身体素质增强的有效保障,也是农民进行其他投资的重要前提,所以它对农民的收入作用也很显著。同时,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作用不明显,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收入的来源与获得方式决定了它们的增长与否和劳动力本身的关系不大。根据所得结论和具体分析,提出要提高农村宏观经济发展速度、在保证人力资本质量的整体水平的前提下,保证人力资本的各种投资的有效利用、加大农民工资性收入来源,保障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等具体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