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纾是中国晚清最负盛名的翻译家之一,曾以古文翻译一百八十余部西洋文学作品。林纾的翻译开阔了当时国人的眼界,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林纾的翻译采用意译,译作之中随处可见添加、省略、删节、改动等,且林纾本人不懂西文,因此,许多翻译家和学者从传统语言学角度,批评晚清的翻译不忠实于原文,过于严重地表现了译者的主观随意性,以林纾为突出代表。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想译入语文化转向,一些学者开始将翻译置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及文化背景中来研究,译者的主体性逐渐凸显出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能够系统分析林纾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行为及其制约性因素。目标文化翻译规范和译者主体性的互动为我们理解独特的翻译行为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对主体性研究有巨大借鉴意义。全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写作背景,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文章结构。第一章回顾了前人对林译的评价。有人批评林译忠实度不高,相对于原著,译本随意增删和改动。另外,他的翻译也因政治原因--对清政府的支持,对新文化运动的保守姿态,对白话文的排斥,文革的政治需要,而备受诟病。第二章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表现,即担当的各种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回顾和评述了译者主体性的历史发展。第三章重点介绍了后结构主义阶段,翻译规范理论对译者主体性行及其制约性因素的系统分析。图里把翻译规范的研究置于目标语文化系统下进行,以目标语为指向,摆脱了简单的译文与原文的对比阅读。又由于规范本身的历史性和社会性,使我们可以将翻译与它所处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解释了翻译过程中存在各种译者主体行为的原因。第四章通过个案研究来观察翻译规范在具体过程中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利用图里对翻译规范的分类,从三个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林纾的翻译进行考察,其中初级规范和起始规范宏观地把握翻译发生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译文的可接受性和译作的文本选择;操作规范微观地但却直观地反映了规范对翻译过程的影响,决定了翻译过程中添加、省略、删节和改动等具体翻译策略。我们发现林纾在翻译过程中,有时受到自身古文偏好的影响,有时则出于对社会时局的考虑,有时屈从于读者的期待和阅读习惯。最后总结全文。通过运用翻译规范理论对林纾翻译的描述性个案研究,我们认为林纾的翻译承上启下,既继承了规范,又违反了规范,是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翻译规范和译者主体性互动的结果。然而同时,我们必须思考现阶段翻译研究中普遍运用的描述性研究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