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环肺静脉电隔离是阵发性房颤消融的基本策略。目前,环肺静脉电隔离的主要方法是射频导管消融术和冷冻导管消融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是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用于明确术前心房及心耳内有无血栓形成。本研究通过TEE引导冷冻导管消融术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治疗,与无TEE引导的冷冻导管消融术进行对比,通过对临床病例的观察,探讨TEE在冷冻导管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2016年4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符合冷冻导管消融术适应症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共71例,排除具有器质性心脏病、肿瘤、心脏手术史、甲状腺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存在肺静脉共干或者肺静脉分支较多的患者。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36例患者在TEE引导下行冷冻导管消融术,指导球囊封堵肺静脉,评价封堵效果。此外,在冷冻开始前,操作TEE探头移动食道,使其远离拟进行冷冻消融的肺静脉前庭。其余35例患者在无TEE引导下行冷冻导管消融术。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年龄、性别、房颤病程、左房的大小、左室射血分数、CHA2DS2-VASc评分,是否合并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冷冻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食道移动距离等。术后患者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或者华法林)不少于2个月,质子泵抑制剂8周。术后3个月定义为空白期,空白期内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3个月后停用全部抗心律失常药。术后第1、3、6、12个月分别进行一次随访,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房颤有无复发以及并发症出现。通过对临床病例观察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探讨TEE在冷冻导管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全部71例患者顺利完成冷冻导管消融术,无术中并发症出现。其中男性为61.9%,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数据:有TEE组与无TEE组在性别、年龄、房颤病程、左房内径大小、左室射血分数、CHA2DS2-VASc评分,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2.所有患者的总手术时间为:108.5min±40min。有TEE组与无TEE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12.6min±42.3min vs 104.4min±36.7min,P=0.61)及冷冻消融时间(LSPV:315.6s±52.4s vs 317.6s±43.8s,P=0.32;LIPV:289.4s±67.8s vs299.8s±78.9s,P=0.47;RSPV:312.1s±81.5s vs 321.4s±76.2s,P=0.52;RIPV:321.6s±77.3s vs 322.6s±87.6s,P=0.43),均无统计学差异。3.全部71例患者,有TEE组X线曝光时间(13.3min±2.1min vs 21.8min±5.2min,P<0.05)和造影剂用量(7.4m L±5.6m L vs 17.3m L±3.5m L,P<0.05)均低于无TEE组,具有统计学意义。4.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在平均13.0个月±3.3个月的随访期内,有TEE组和无TEE组的成功率相似(80.6%vs 79.4%,P=0.64),随访期间无心房食管瘘、穿刺点血肿等并发症出现。5.有TEE组的36例患者中,其中6例患者的食道居于左房后壁偏中间位置,距离左侧肺静脉和右侧肺静脉均较远,所以冷冻导管消融时未经TEE探头移位。另外30例患者的食道接近左侧肺静脉,冷冻消融时通过TEE探头引导下移位。LSPV冷冻导管消融时TEE探头平均移动距离为2.0cm±0.1cm(1.8cm-2.3cm),LIPV冷冻导管消融时TEE探头平均移动距离为2.1cm±0.2cm(1.8cm-2.5cm)。结论:本研究发现TEE在冷冻导管消融术中的临床应用是可行的。在不影响手术成功率及手术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减少造影剂用量及X线曝光时间。同时TEE可以移动食道的位置,远离冷冻球囊,可能具有降低食道损伤风险的潜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