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夯土建筑的改进及室内热环境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r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夯土建筑是生土建筑的一种,具有优良的节能环保性能,符合当今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方向。但传统的夯土建筑存在诸多弊病,同时人们对夯土建筑的认识也存在一些误区,使得夯土建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传统夯土建筑的调查分析,针对夯土建筑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通过对夯土建筑材料性能的试验研究、夯土墙环境影响评价、夯土建筑室内热环境的研究,为夯土建筑的改进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论文采用了文献查阅、走访调查、实验室试验、现场热环境测试、样板房建造、计算机模拟等多种方法对夯土建筑进行研究。论文第一章明确了研究范围和内容,对国内外夯土建筑的研究状况进行了阐述;第二章论述了我国夯土建筑的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第三章则从夯土建筑的配料、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建筑构造、生态设计策略等多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第四章中对夯土材料的化学成分、颗粒级配、热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夯土建筑实例的热环境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则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夯土墙的环境影响和资源耗竭作出了定量评价;第六章用EnergyPlus软件对实例进行室内热环境及能耗的模拟计算,并对不同墙体材料下的能耗进行了模拟比较。   本论文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   1.通过实验研究获得夯土样品的化学成分、颗粒级配、热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等,实验数据对制订我国夯土建筑规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在气候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对夯土住宅与普通民宅的室内外热环境进行同步连续对比测试,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定量反映出夯土住宅与普通民宅热工性能的差异,有利于改进和推广夯土建筑。   3.石灰是夯土中常用的材料,通过对不同石灰掺入量的夯土材料力学性能、热物理性能的实验研究,提出适宜的石灰掺入量。   4.首次对夯土墙进行了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和资源耗竭评价,得出每功能单位夯土墙的原材料消耗清单、生命周期排放清单,并通过分类和特征化、标准化、加权评估,最终得出夯土墙的环境影响负荷及资源耗竭系数并与其它产品进行比较。   5.以建成的夯土旅馆为例,用EnergyPlus软件模拟计算其冬、夏季典型周热环境状况及全年采暖、空调能耗,并与其它材料作为墙体时的能耗作了比较,定量说明夯土建筑的节能优势。
其他文献
历史街区入口承担着丰富的城市功能,是城市空间的重要节点空间,它是城市空间与街区内部空间的延伸过度,既有分隔作用又有连接功能。如今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中心聚集化使一些历
城市水域空间和水景观,是科学的配置城市资源,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健康有活力的水域空间和水景观是确保"人、水、
地下空间是一个可供长期开发利用的空间类型,是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地下建筑开发利用方面的理论实践研究日趋成熟,但在一些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的小城市
本研究以鄂西土家族传统民间营造工艺技术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从营造主体——民间匠师入手,另一方面以营造客体——鄂西土家族民居为研究对象的载体,对鄂西沙道沟沿龙潭河流域
笔者通过在鄂东南长期调研发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前人们都居住在传统民居中的很多人纷纷建造新的民居,不居住在以前自己的传统民居中,同时也有一些居民仍然居住在传统民
本文研究的范畴为城市设计角度的滨河景观空间设计。文章以铜仁市木杉河滨河风貌带设计为核心项目实践,通过文献理论分析、现场调研、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滨河区
博物馆建筑是极其可塑性、又与时代发展联系紧密且能及时反馈社会信息的一种建筑类型。时至今日,博物馆的发展已经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概念,而是在社会要求下做出了相应的衍生,并
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汶川地震灾区城镇安居环境重建追踪及评价研究》的先导研究。论文研究目的在于确定汶川地震灾区城镇安居环境重建评价研究的范式,明确评价的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中村的混乱和无序己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迫切需要改造。政府采用另行置换土地的方式,为城中村村民建设集中安置的住区,将城中村村民集体搬
在多元文化碰撞的今天,在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下,面对区域文化精神的逐渐丧失和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面对能源、环境等问题的日益严峻,对本土设计的思考就尤为重要,对建筑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