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战略风险之间、国内风险与国际风险之间有着日益紧密的联系,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一国、尤其是重要国家的国内风险往往会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甚至引发国际风险,而国际风险、特别是严重的国际风险无疑会影响一国的国内安全甚至引发国内危机。为了规避风险,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扫描、监测、识别、解读与评价。将信号分析理论与方法融合到风险识别过程中,从情报学的角度分析风险,应用信号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技术,结合风险预警理论,构建战略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对行为主体所处的竞争环境,竞争对手,以及自身的资源、能力实施监测、识别,为开展风险预警评价,进行事前预警,以规避危机与风险,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情报学领域中的信号、信号分析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阐明了信号与信息、情报之间的关系;厘清了战略风险、国家安全战略风险的概念;论述了用于战略风险识别的信号分析所涉及的基础理论——竞争反应预测与生态理性决策理论,阐明了信号传递、信号捕获与分析对战略风险识别的影响。(2)在风险信号识别理论基础上,针对国家安全战略风险识别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操作层面上提出了战略风险预警模型;在对信号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战略风险识别流程构建了信号分析模型,并建立了战略风险识别框架。进而分析了战略风险形成过程,提出了战略风险识别的信号分析技术和方法。(3)分析了战略风险识别框架中的基础部分——战略风险形成机理,论述了风险信号的产生机制、信号生长过程以及预警信号的指标及维度,进——步确定了战略风险识别的要素。(4)阐述了战略风险识别框架中的核心部分——风险信号的辨识与解读。阐明了风险识别的原则与途径,构建了基于信号积累、信号整合、信号确认的风险辨识流程,以及信号扫描与监测模型,并从来源、监测与分析三个角度详细阐述了模型的流程;最后,重点论述了第六章使用到流程中的风险事件分析过程。(5)构建了南海冲突信号扫描原型,并借助国际关系学中的事件分析、情报学领域的知识图谱、社会网络分析、片断情报分析、情报主题拼图等分析方法,以及Ucinet,SPSS等分析工具,选择《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参考消息》、《人民网》等信息源,对南海冲突中的风险信号进行了监测和解读,并通过PressDisplay数据库提供的《越南人民报》(Nhan Dan)、《菲律宾星报》(Philippine Star)、《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等国外媒体作以辅助、验证。本文研究的国家安全战略风险,更偏向于Intelligence Studies,尤其实证部分所涉及的南海问题研究属于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边疆地区稳定的国土安全情报范畴,借助以安全问题研究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情报研究(Intelligence Studies)与以信息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我国情报学(Information Science)两大领域的理论、方法和相关技术,共同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预警。国家安全战略风险的识别,需以信号分析为基础,全源跟踪、搜集片断信息,并对其进行辨识、拼图,广泛关注国际环境变动,还原出情报原型,分析国家面临的风险,才能有效地解决国家安全战略风险识别问题。本文的可能创新点包括以下方面:(1)将情报学领域的信号分析方法应用于国家安全战略风险的要素确定、风险事件分析过程中,构建了信号分析与战略风险识别的融合模型;丰富了情报研究(Intelligence Studies)在战略预警领域的应用,并将面向Information与Intelligence两种情报学研究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服务于国家安全这一国外情报学界一直主攻的战场。(2)应用风险信号识别模型分析南海冲突问题,从情报学的角度尝试如何服务于国家安全决策,为南海问题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