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启全面学习苏联的模式。为了满足工人阶级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体现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突出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世纪50年代,大批工人文化宫、俱乐部在我国各市区建立起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是我国学习苏联“文化宫”制度建成的、较早的一批工人文化宫之一。作为一个休闲娱乐、政治性质兼半的公共空间,它为工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民众提供文化娱乐、学习交流的场所,同时也将各种政治内容与国家建设的话语融入于一般的文体活动中,力求发挥其寓教于乐的功能,使市民在有意识的参加文娱活动的同时,又无意识地被政权纳入到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教育的体系中。因此,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在新中国成立后40年间历史发展概况的梳理,一方面试图还原“文化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另一方面也呈现出工人文化宫为实现为工人阶级服务的目标所做的实践,揭示其本质是国家权力与党的革命理念结合的制度产物和治理工具。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梳理了建国后“文化宫”制度确立的时代背景、过程以及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筹建至开放的概况。第二章分时段介绍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自开放40年以来,由发展到停滞再到转型的历史概况,包括部门分类及职能、文艺活动与文艺团体等。阐述其工作内容、工作任务等都是依据国家的政策指令和计划,并根据国家工作重点的变动及时调整。第三章主要剖析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作为公共空间的功能及其政治意涵。从民众的视角,它是休闲、娱乐的场所,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质的学习场所,也是交流生产经验的场所。从政府的视角,它是政治宣教与动员的空间。通过时事讲座与教育讲座、纪念活动展览等活动,建构“工人文化”,对工人、民众进行规训教化。对政府而言,工人文化创作需要服从和服务于政治。工人生产任务和业余创作经常发生时间上的“政治冲突”。而工人阶级对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集体记忆”更多还是在娱乐、文艺活动层面。第四章着重分析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影响的辐射与扩散。“市宫”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以及“文革”后剧作家群。此外,它还接受国内少数民族代表团及国外工会、工人代表团的访问与交流,体现社会主义国家“工农兵相结合”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情谊,作为国家形象的窗口和范本,展现和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