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低流量搭桥技术在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血管病外科采用低流量搭桥技术治疗的9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资料。9例中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在43-61岁(平均年龄53.3岁)。入院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有7例,病情采用Hunt-Hess分级划分:Ⅰ级1例,Ⅱ级5例,Ⅳ级1例;未破裂动脉瘤表现为动眼神经麻痹2例。其中动脉瘤呈大型、宽颈的后交通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瘤体较大并伴瘤颈部有穿支血管的动脉瘤4例,大脑中动脉M3段梭形动脉瘤1例,颅内多发动脉瘤(宽颈较大后交通动脉瘤、同侧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同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例。手术治疗采用颞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M3或M4段搭桥,建立血液循环,此后行动脉瘤孤立术或夹闭的方法治疗动脉瘤。搭桥成功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或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检查,验证桥血管是否通畅,以及载瘤动脉有无狭窄。术后行血管造影术检查、CT造影检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了解近期及远期桥血管是否通畅及动脉瘤处理效果。远期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详见附表二)对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结果进行评分。结果:通过低流量搭桥技术辅助治疗的9例复杂动脉瘤患者中,除失访2例外,余随访7例患者术后行血管造影检查提示桥血管血流均通畅,7例动脉瘤体均未显影,但其中1例在动脉瘤晚期可见少许瘤颈。远期结果采用改良Rankin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其中0分7例,1分1例,2分1例。结论:低流量搭桥技术是辅助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以给术中处理动脉瘤提供更长的阻断时间,也可减少术后缺血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选择合适的病例,采用低流量搭桥技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