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汉之际,佛教自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东汉桓帝末年安息国世高译经开始,至元代译经结束,汉译佛经作为佛教的传播媒介,在近两千年的译经历史中,对中土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法华经》作为口语化程度较高的中古汉译佛典,具有其它中土文献所不能比拟的特殊价值,是汉语词汇研究的宝贵语料。因此,本文选取《法华经》的两个重要译本《正法华经》、《妙法莲华经》作为研究对象,把研究的范围限定在同经异译词汇比较研究方面,以《汉语大词典》、《佛学大词典》等为参照系,运用描写与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妙法莲华经》与《正法华经》中的词汇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比较研究,在对词汇进行分门别类的基础上,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对两个词汇系统作出一个静态描写,以期反映出《妙法莲华经》与《正法华经》词汇方面的差异,并揭示其中的规律。文章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包括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背景与研究成果述评、研究方法及相关问题的说明。第二章对《妙法莲华经》与《正法华经》中的词汇进行比较。第三章对《妙法莲华经》与《正法华经》中的翻译方式及构词方式进行比较。第四章从《妙法莲华经》与《正法华经》的对比看汉语词汇发展的规律,分析汉语对《妙法莲华经》与《正法华经》中词语的内部选择。第五章在对《妙法莲华经》和《正法华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就佛教对古代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影响进行一些探讨。最后,结语是对全文的一个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