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世界三大顽症之一,全球乙肝携带者约亿人。就群体而言,HBeAg阴性CHB患者纤维化分期高于HBeAg阳性CHB患者,所以前者进展为肝硬化的机会更大,且发生临床失代偿和肝细胞癌(HCC)的机会更多,所以针对作为其主要病理转归期的早期肝纤维化及时而准确的诊断对控制、治疗疾病至关重要。目前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肝穿刺活检,但由于肝活检的诸多缺点,临床一直在寻找更好的无创检测手段。随着糖组学的蓬勃发展,其在肝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为肝病的诊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肝病特别是肝纤维化情况下,N-糖组学的检测有望成为肝病早期无创性诊断的依据,可能为临床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手段。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补肾祛邪法于HBeAg阴性CHB不仅可显著改善中医证候,而且能抗肝损伤、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抑制HBV复制,阻止或延缓HBeAg阴性CHB患者的病程进展。因此,有必要结合临床疗效和检测指标,通过分析干预前后血清N-糖组水平的改变,揭示补肾祛邪法的疗效机制。目的:1.运用糖组学鉴定与HBeAg阴性CHB肝纤维化相关生物标志物,寻找肝病早期无创性诊断方法。2.从N-糖组学角度探讨“肝肾同源”理论及补肾祛邪法干预的可能机制。方法:1.本研究从N-糖组分析入手,评估N-糖链以及N-糖链相关的多指标联合诊断模型在肝纤维化鉴别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采用DSA-FACE的方法,检测了174例研究对象(144例HBeAg阴性CHB肝纤维化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N-糖组图谱,比较肝纤维化不同程度下其特征性改变,并分析各峰值的差异。应用logistics回归法建立了基于N-糖标志物的多参数联合诊断模型,并用ROC曲线评估各指标的诊断效力。2.纳入120例HBeAg阴性CHB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研究组,研究组口服“地五养肝方”1包/次,2次/日(早晚温开水冲服),同时口服恩替卡韦0.5毫克/次,1次/日(空腹);对照组予中药安慰剂口服,同时口服恩替卡韦0.5毫克/次,1次/日(空腹)。并另选同期健康人30例作为正常组。疗程为36周。观察干预前后HBs Ag、HBV DNA;肝肾功能、血脂、血清肝纤四项(Ⅳ-C、PCⅢ、LN、HA);血清中N-糖组各峰值;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CLDQ及SF-36量表分值测定。应用配对t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对其进行分析。结果:1.两个N-糖链结构(peak4,Peak8)可作为区分HBeAg阴性CHB肝纤维化程度的特异性诊断标志物,lg(p4/p8)在鉴别早、晚肝纤维化时,具有一定诊断效力。并建立N-糖联合模型Ftest A和N-糖与HA的联合诊断模型Ftest B。Ftest A模型判别HBeAg阴性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S>2)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5。以0.51作为显著肝纤维化的界值,其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和86%;同时Ftest B模型判断HBeAg阴性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S>2)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7。以0.54作为除外显著肝纤维化的界值,其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74%和84%。2.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的基线特征具有良好的可比性。补肾祛邪法干预36周后:(1)HBV DNA阴转情况:研究组HBV DNA阴转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肝功能及凝血功能:两组治疗后ALT、AST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研究组治疗后ALT、AST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PT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纤维化指标:两组治疗后Ⅳ-C、PCⅢ、LN、HA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研究组治疗后Ⅳ-C、PCⅢ、LN、HA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4)生存质量:研究组患者CLDQ及SF-36量表的各项评分在治疗结束后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比对照组各项量表积分也有显著提高(P<0.05);(5)N-糖组改变:两组治疗后peak1、peak4较前明显降低,peak11较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peak1和peak11治疗后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1.N-糖链lg(p4/p8)有望成为新的HBeAg阴性CHB肝纤维化程度的特异性诊断标志物;N-糖标志物与HA联合诊断模型可显著提高的诊断效力,并可用于进展的动态监测和疗效评价。2.补肾祛邪法能有效治疗HBeAg阴性CHB,在降低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基础上,能够明显改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疾病进展;补肾祛邪法治疗HBeAg阴性CHB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调节外周血中N-糖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