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广西三叉苦全株进行生药学研究,确保广西三叉苦来源的可靠性。再以广西三叉苦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化学成分预测、药效学初步研究探求广西三叉苦茎的药用价值。最后,以广西12个不同产地三叉苦茎和同一批三叉苦茎9种不同炮制品为研究对象,对各样品进行黄酮和多糖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价以及吴茱萸春和异紫花前胡内酯的含量测定。依据实验结果,综合分析、评价广西三叉苦茎的质量优劣。方法:(1)采用生药学鉴别方法对广西三叉苦的植物形态、生药性状及显微特征等进行研究。(2)结合各类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建立广西三叉苦茎化学成分预实验系统。(3)建立抗炎镇痛实验模型。镇痛实验模型选用热板法(物理性刺激)和扭体法(化学性刺激);抗炎实验模型选用小鼠耳肿胀实验模型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模型。(4)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总黄酮、多糖含量测定。显色方法:黄酮含量测定用10%Al Cl3显色法;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浓硫酸显色法。(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中药材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价软件,以吴茱萸春峰作为参照峰,对广西12个不同产地三叉苦茎及9种炮制品进行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同时建立广西三叉苦茎的吴茱萸春、异紫花前胡内酯含量测定方法。结果:(1)建立了广西三叉苦的生药学鉴别。(2)确定广西三叉苦茎提取物中含有糖、多糖、苷类、皂苷类、鞣质类、有机酸类、黄酮类、蒽醌类、香豆素、内脂类、植物甾醇、三萜类、生物碱类、挥发油和油脂类成分。(3)对广西三叉苦茎进行药效学初步研究。在热板法实验中,三叉苦茎水提物的的高、中、低剂量组与空白组对比,15min内小鼠舔足次数差异显著;扭体实验中,阳性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均有着显著差异性;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实验中,高、中、低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性;冰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中,三叉苦的高、中、低三个剂量组与空白组均具有显著差异,与阿司匹林阳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4)测定广西三叉苦茎黄酮、多糖含量。经紫外全波长扫描得到测定黄酮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25nm。本实验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广西12个不同产地三叉苦茎黄酮含量关系:C1>C8>C10>C9>C4>C6>C3>C2>C11>C5>C12>C7;9个广西三叉苦茎不同炮制品黄酮含量关系:酒炙>清炒>醋炙>炒焦>40℃烘干>蜜炙>阴干>晒干>盐炙。经紫外全波长扫描得到测定多糖最大吸收波长为490nm。本实验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广西12个不同产地三叉苦茎多糖含量关系:C11>C9>C12>C8>C2>C4>C7>C1>C10>C6>C3>C5;9个广西三叉苦茎不同炮制品多糖含量关系:烘干40℃>阴干>醋炙>晒干>盐炙>蜜炙>酒炙>炒黄>炒焦。(5)建立了广西三叉苦茎HPLC指纹图谱,测定其12个不同产地及不同炮制品的相似度均在50%以上,且标定了7个共有峰,其中有一个峰已明确其化学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广西三叉苦茎中吴茱萸春及异紫花前胡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在该方法条件下,吴茱萸春浓度在0.02mg/m L~0.08mg/m L之间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71028x+289.42(R2=0.9954),且平均回收率为105.09%,RSD值为5.12%;异紫花前胡内酯浓度在0.005mg/m L~0.035mg/m 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67444x+7.1697(R2=0.9997),且平均回收率为109.04%,RSD值为5.10%。结论:(1)广西三叉苦植物形态、性状、饮片特征明显,显微鉴别结果清晰。(2)广西三叉苦茎预实验各化学反应易于观察,化学成分种类较多。(3)经药效学初步研究,通过小鼠的抗炎、镇痛实验模型证实广西三叉苦茎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4)通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广西三叉苦茎中含有较多的黄酮和多糖,广西不同产地三叉苦茎和不同炮制品的黄酮、多糖含量存在差异。(5)三叉苦茎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够充分体现广西三叉苦茎化学成分的整体特征,为三叉苦茎的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建立的三叉苦茎含量测定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吴茱萸春和异紫花前胡內酯含量,该方法稳定,线性关系、重现性、回收率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