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如今“无股不押”的A股市场中,股权质押凭借其高效、便捷的优势而日益受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青睐,质押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巨大。但是,股权质押的风险同样不容小觑,一旦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或者公司自身经营出现问题导致股价发生大幅下跌,控股股东需要进行补充质押来缓解平仓风险,以避免爆发控制权转移危机。因此,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质押之后都会采取相应的市值管理行为来维护公司价值,避免公司股价发生非理性下跌。但是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如今“无股不押”的A股市场中,股权质押凭借其高效、便捷的优势而日益受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青睐,质押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巨大。但是,股权质押的风险同样不容小觑,一旦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或者公司自身经营出现问题导致股价发生大幅下跌,控股股东需要进行补充质押来缓解平仓风险,以避免爆发控制权转移危机。因此,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质押之后都会采取相应的市值管理行为来维护公司价值,避免公司股价发生非理性下跌。但是随着近些年来股权质押问题频繁的发生,监管部门对于股权质押及之后的市值管理行为都加强了管理和规范,于是部分控股股东纷纷寻求通过股票回购这一新的途径来化解股权质押的风险。股份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回购本公司流通在外的股份,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可知股份回购可以向市场传递积极信息,从而提振公司股价。在股市整体低迷的2018年,《公司法》进行了修订,使股票回购的条件变得更加宽松,许多上市公司都发出了回购公告,数量骤增。但是在此后的研究中发现,一些上市公司发布的回购公告中隐瞒了部分真实动机甚至发布虚假回购动因,有的公司在发布公告之后所实施的回购数量或者金额十分少,更有甚者根本不进行回购,即“忽悠式回购”。尤其是在部分存在高比例股权质押的公司中,其发布股份回购的目的也许只是借助回购的信号传递作用来短期内提升股价,暂时缓解其质押风险。这样的回购事件无独有偶、频频发生,引发了学界和市场对于股份回购真实动机的关注与探讨,本文也基于股权质押背景下的股份回购行为这一主题进行研究。本文选取的案例对象为一家民营上市公司,同时具备控股股东高比例股权质押和股份回购公告动因存疑的特征,借此本文把股票质押与股票回购这两个热门话题结合起来。首先,在理论上,作者梳理了国内外有关股权质押、股份回购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上对股权质押与股份回购进行了界定,并结合相关经济学理论对其进行了分析。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做出质押背景下的股份回购的机理分析。然后本文基于目标公司实际的经营状况、治理结构、质押和回购进程等基本情况对其进行深入了解,通过回购背景和能力的分析来验证公司回购公告的真伪性,确定企业真正的回购动机,进而对其所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深入的剖析。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从投资者、上市公司和监管部门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利用案例研究法选取万丰奥威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主要得出四个结论:第一,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高比例股权质押会导致其控制权转移风险加剧;其二,存在高比例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所发布的股份回购公告动因的真实性存疑;其三,投资者短期内很难及时辨别上市公司回购行为的真伪;其四,股份回购的短期市场效应显著。本文从股权质押背景下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动因及经济影响进行了理论和案例分析,并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为投资者、上市公司及监管机构提供参考。投资者应该保持高度的风险投资意识,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对市场风险和公司情况的认知,理性看待公司的股份回购行为,做出谨慎的投资选择;上市公司应该增强股权质押风险意识、提高股份回购透明度、审慎制定回购计划等;监管部门应该完善股份回购细则、完善回购惩处机制等来规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行为。
其他文献
随着国有企业混改的深化,股权激励计划逐渐走入了国有企业,关于其能否在混改中起到有效作用、促进企业战略发展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混改背景出发,聚焦股权激励对财务绩效的影响,通过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法,选择较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国有企业——海康威视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海康威视自2010年正式上市以来,先后进行了五次股权激励,能为本文研究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其在混改方面的表现也多次受到国务院国资
在现代社会,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控股股东与其他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在不断加剧,其委托代理问题的核心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而近些年,“掏空(Tunneling)”和“支持(Propping)”这两种控股股东的行为则正是这一转变下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经典描述。简单来说,就是在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源的同时,也存在上市公司对控股股东的资金占用问题,即存在资金双向占用的情形。前者是控股股东将上市公
在家族企业创立之初,强大的家族凝聚力使家族治理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所向披靡,然而到了成长期,家族化治理的局限性逐步显现,阻碍了企业的科学化治理、转型、扩张。出于扩大企业人力资源、提高内部治理效率、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升企业整体价值、提高企业财务绩效、防止家族企业中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等动因,大部分家族企业开始进行去家族化。在去家族过程中与职业经理人以及核心人员相关的问题,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
近十年来,我国电子制造业进入发展瓶颈期,核心技术难突破、产品附加值低且下游产品日益多元化,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整体落后于欧美及日本等国家。为了能尽快走出这一困境,我国电子制造企业急需进行变革以实现“弯道超车”。然而,电子制造技术更新换代快,仅靠自主研发时间成本过高,因此大多数电子制造企业选择采用能直接获取现成技术的并购方式以期实现突破。虽然该行业内并购事件的数量逐年增长、并购标的公司的规模逐年增大
随着资本市场中并购业务整体规模和数量的逐年提升,由并购所形成的巨额商誉也逐渐纳入政府部门重点关注范围之中。大量高溢价并购后形成了高额商誉,而商誉账面价值的突增也为企业带来潜在隐患,使得几年后的资本市场上商誉暴雷的现象频频发生。截止2022年,我国4753家上市公司中发生商誉减值公司数量已超过800家,减值损失金额合计1631.25亿元,上市公司商誉进行大额减值不仅对资本市场长期平稳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大健康”作为一种对个人健康全方位和全周期重视的新兴理念产生于社会需求不断精细化的背景下。2016年中共中央立足国情以一份体现国家战略高度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文件从对未来人民健康指导思想、实践指引和保障体系几方面的事业发展进行详细规划,一系列关于推动大健康产业建设的国家政策在此基础上接踵而至。在政策利好、技术支持和需求增加等因素的积极影响下,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和增速大幅增加,产业热度
在早期,业绩承诺制度的出现主要运用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因为股权分置改革在进行时容易出现资产定价扭曲的问题,业绩承诺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维护交易顺利进行。但随着业绩承诺被广泛运用,其弊端也渐渐凸显,容易被被并购方有意利用。因为根据信号传递理论,被并购方设置高额的业绩承诺目标能够向市场传达出企业经营良好的信号,进而吸引并购方出高价并购其资产。同时,在交易时双方也约定好了业绩补偿方式,一旦
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前房地产行业高速增长带来的高负债和高杠杆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房地产债务违约的事件层出不穷。为了压降房地产企业的杠杆,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国家出台了“三道红线”、贷款两限制、集中供地等政策来调控房地产企业的杠杆水平,但是房地产行业资金比较密集,行业的杠杆水平较高,一时难以降低杠杆。杠杆操纵可以帮助企业隐藏负债,保
近年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增长过快,截至2022年11月9日,已有11473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低价竞争现象也愈演愈烈。2021年7月,国办发30号文明确表示要遏制审计低价竞争行为。尽管监管部门每年会约谈并处罚一些审计低价竞争的参与者,但是警示效果不明显,我国审计市场依旧存在明显审计低价竞争现象。大信作为中注协历年排名较前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存在低价竞争行为。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探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卫生问题的重视也越来越多。在国民经济中,医药行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陆续制定了各种政策与新规则,以推进该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深入,也加快了该行业的发展速度,医药行业发展前景良好。但是,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和国外医药企业的不断涌入,让医药行业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不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