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崎润一郎美学思想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85177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崎润一郎(たにざきじゅんいちろう,1886-1965)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领军人物。本文以美学视角分析谷崎作品,从风格入手剖析不同时期的美学特质及背后潜藏的美学思想,并从文本出发研究谷崎美学思想在不同时期的表现、特征及成因,从整体上系统把握谷崎的美学思想。纵向来看,本文认为谷崎美学思想呈现出从“恶魔美学”到“古典美学”再到“死亡美学”的动态发展过程。谷崎的“恶魔美学”受到西方唯美主义和日本传统女性观念的影响,以女性肉身为载体,表现基于女体的官能享受,并以“恋母”主题作品为素材塑造观念中的“永恒女性”。从表现美的形式上说,他以残酷的虐恋塑造美感,从肉体和精神维度表现女性被动受虐和男性主动受虐的虐恋本质。谷崎的“古典美学”为日本传统文化之“阴翳”奏响了赞歌与挽歌。关西风情中的古典美解决了谷崎的创作困境,他在故乡发现“异国情调”般的新鲜美感,并以木偶和赏樱捕萤作为古典美的象征。从主观上讲,谷崎转向古典美是在文化上对抗日本全盘西化的必然选择。谷崎依托自身婚姻及学术经历在《细雪》表现古典生活定式的衰败,雪子的黄褐斑、妙子的不洁之症和四姐妹的不幸结局分别从个人与家庭角度表现了这种衰败。谷崎以“阴翳”作为自身对抗西方文明入侵的工具,实现了古典美学中“幽玄”的再发现,以礼赞的形式唱响了古典美学的挽歌。“盲目”物语主动遮蔽视觉,追求精神性的美,对隐私和性的描写则揭示出人性深处的阴翳。谷崎的“死亡美学”以“恶魔”元素表现了死亡哲思,体现了谷崎晚期创作的哲学价值。死亡威胁下,谷崎着重表现在阴险关系与“痛”“快”之间挣扎的痛苦;死亡来临时,谷崎偏好代表生命力的邪恶美,并以“佛足石”回答了死亡之思,即为美殉道,将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美”。谷崎始终坚守对美的追求,其美学思想则在不同时期经历了动态变化过程。他的生活始终为艺术让步,用自身创作为“美”做出注解。他坚守天赋,不断探索“美”的更多可能,思考个人与时代之“变”,终于写就独一无二的文学经典。
其他文献
文艺大众化是探索中国现代文学走向大众不可避免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上承“五四”“人”学的发现,下接延安时期成熟的体制化大众文学实践;更承载着严肃的历史使命,即让文学是人学真正落实到底层大众,让人成为文学的真正主体,这是文学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文学的本质所在。文学、革命、知识分子和大众间的关系是文艺大众化论争的核心话题,“大众化”与“化大众”是对实现这一目标方式的探讨,二者既不互相抵牾,也无本质性矛盾,
学位
晚清以降,伴随着文化转型与社会变迁,存续两千余年的士绅阶层逐渐流向其他社会阶层,由分化走向消亡。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通过强调“短时段”内激烈的阶级斗争来勾勒历史主线,相对忽视了社会阶层在“长时段”内的“慢变化”,隐去了阶层之间分化流动的历史细节。作为曾经的士绅子弟、后来的知识分子革命者,丁玲对士绅阶层的命运有忍不住的关怀。丁玲以文学形式再现士绅嬗变的历史细节,融入作为“逆子贰臣”的身世之感,留下关于传
学位
谌容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作家,其核心特征在于以现实主义精神展开对“问题小说”的书写。针对谌容小说的现有研究,多集中在问题多样性的梳理,并分析其现实主义手法和理性批判精神等方面。更深入的文本细读可以发现,谌容小说在描述各种问题的具体症候时,都离不开“单位”这个审美视野。正因为如此,本论文从“单位症候”切入,总体上形成一种对谌容小说问题多样性与内在统一性的整体学术认知。谌容小说的问题意识与“单位”视
学位
张恨水创作的小说在进入到成熟期之后,其创作心态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由早年的大胆和自信转变为矛盾和纠结。后来时局有变,随着抗战的深入,这种矛盾又消失不见,转而变为忧患与狂放。张恨水创作心态的转变给研究者以重要启示:其一是在创作时不能人云亦云,始终要保持思想上的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带给作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其二是不能固守唯一的创作模式,要学会寻求对自我的不断突破,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又要注意连续性和恒定
学位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政治话语纷繁复杂,在那样一种尚未形成统一政治共同体的创作环境下,作家的文学追求背后都有其潜在的政治文化的影响。张爱玲异于启蒙、革命的创作立场背后,也隐含着她深层次的政治文化。本文旨在通过“政治文化”的视角,对张爱玲文学创作的得失作一深入的研究分析。第一章具体分析张爱玲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政治文化。包括在家族政治亚文化的影响下,她对家族荣誉的强烈维护和对世俗化立场的坚守;在上
学位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赵树理的独特性在于持续关注着乡村问题,并将其融入到小说创作中。本文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结合作家本人的杂谈、政论、书信对小说进行文本细读,主要通过政治秩序、伦理秩序以及经济秩序的变化来展现乡村秩序嬗变与构建的过程。在赵树理前期小说创作中,以宋秉颖、福贵为代表的农民在地主把持的乡村旧政权下无法生存,不得已远走他乡。当老杨、小常式的干部以革命力量介入乡村,打
学位
论文以迟子建小说中的死亡书写为切入点,探讨迟子建小说中死亡美学的特征和死亡书写的价值建构。第一章从对死亡的理解、死亡的仪式、死亡的时空幻境三方面分析迟子建小说中死亡书写的特征。从抽象的死亡理解到直观的死亡仪式的阐释再到主观性的死亡想象,以递进的方式展示迟子建对于“死亡”的超脱认知与悲悯情怀。第二章,主要探讨迟子建小说中“伤怀之美”的死亡美学特征。从生命的本色层面体验“淡淡忧伤下的悲剧之美”,从艺术
学位
本文以儒家文化为切入角度,揭示唐浩明历史小说的丰富内涵。围绕唐浩明历史小说“书写了什么样的近代儒家文化转型”、“如何书写近代儒家文化转型”等问题展开探讨。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呈现了近代儒家文化的转型,在文本的张力中彰显了对儒家文化的反思。这种文化转型的呈现并非是全景式的,而是片段式的,给读者见微知著的窥视角度。它具体表现为近代儒家文化观念内涵的嬗变,有传统道器观念的变革、中体西用理论的出台、君主观念的
学位
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是一位真切思考人类命运的写作者,他的小说不仅洞悉繁芜的生活现实,而且表露出对人类生存这一本源问题的关怀。冯内古特看到人类生存现状的尴尬不堪,以其特有的道德眼光描绘了后现代社会中恐惧不安的人类主体。在对冯内古特小说文本进行细读的基础上,本文对冯内古特小说中人物主体性危机进行探讨,提炼冯内古特文本世界所展示的后现代人类的主体性多维度裂变
学位
美国畅销书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因其作品具有的巨大影响力和阿富汗地域特色,而被认为是阿富汗的代言人。虽然其笔下的异域书写是他作品畅销重要原因之一,但其作品最成功之处却在于他对人之存在的思考。在文本中,胡赛尼并非单纯界定存在,而是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社会)、人与国家三个关系维度来为存在圈定活动范围,在变与不变的动态平衡中寻找人的本质特性及价值意义。人与自
学位